俄罗斯总统普丁8月31日赴天津出席上合峰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同台亮相。在西方制裁压力下,普丁此行首要任务是确保印度维持原油进口,并推动中方同意「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外界将本次会面视为检验「俄中印能源三角」能否延续的关键时刻。

美媒分析,俄中印三国在国际制裁压力下诞生「能源三角」的权宜之计,2023年以来,中印吸纳俄罗斯逾半数能源出口,成为俄国一大经济支柱。学界分析,石油与天然气仍是俄罗斯最核心的出口收入来源,但印度对中国的疑虑依旧存在,而中国则警惕对单一能源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普丁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印度持续採购俄罗斯原油。由于中国短期内调整採购量的机率极低,俄国必须确保稳定的买方。然而,美国近日以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为由加徵50%关税,莫迪面对美国一向态度强硬,却已经开始减少採购,10月起採购量将下修至140至160万桶。

第二项任务是争取中方同意酝酿已久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Power of Siberia 2)管线计画,增加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天然气出口。该计画年运量高达500亿立方公尺,可望填补俄欧能源贸易断裂的市场缺口,但中方迄今态度消极。分析称,原因包括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再生能源崛起,以及避免依赖单一来源的战略考量。

除管线外,俄方也可能推动北极LNG二号(Arctic LNG 2)的对中出口销售。该计画是俄国开拓新能源市场的核心行动,上周已有首批运往中国的油轮靠港,显示全案已略有进展。

文中称,俄中印的能源合作虽带有权宜色彩,却已在西方制裁下形成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国若欲稳固与印度的合作,就必须提出让印度「感到划算」的条件。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持续施压,未来数月的能源决策,将是检验「能源三角」能否走向长期战略伙伴的关键时刻。

#中国 #能源 #三角 #印度 #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