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宣布将新青安贷款排除在《银行法》72-2条的不动产放款比例外,订在今年9月1日实施,对于房市终于见到好久不见的一丝好消息,房仲业者表示,但因新青安上路后,申请房贷数量爆量,与不动产开发兴盛,导致银行资金因加速流出而吃紧。因此,后市发展可观察公股银行承作意愿与量能是否增加。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专案经理曾敬德表示,放宽新青安让房市至少带来3个改变,包括信心回稳、公股新承作意愿回升与低总价产品受惠。金管会统计显示,新青安自2023年8月上路到2025年7月底,已累计核贷近13万户、金额逾9900亿元,此次放宽后,可望让公股银行有更多的承作空间,
购屋贷不到款引发民怨,从相关统计可见一二,根据联徵中心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国人新增房贷的金额平均超过千万元,相较10年前同期平均每笔贷款金额就多出300万元,加上新青安后申请房贷数量爆量,与不动产开发兴盛,都导致银行资金加速流出。过去20年没听过银行资金如此吃紧过,只有个别银行因为放款太多踩煞车,反映在市场房贷供不应求,银行房贷利率与手续费用都拉高。
联徵中心统计并显示,3月保险公司的新增房贷量为657件,虽然数量不是特别多,但已经是2023年3月的5倍,保险公司在这波房贷吃紧状况下,也开始慢慢争取一些房贷业务,虽然远低于一般银行与农渔会,但仍给想要申贷房贷民眾一个新的选择。
曾敬德表示,市场资金吃紧原因很多,包括房价大涨后每户贷款金额增加、过去使用宽限期加上30年期房贷本金回收速度慢、房市大多头开发商积极借钱开发与进入大量交屋潮等,央行也调高两次存准率回收市场资金,尤其银行的自主管理政策等,都导致市场上资金相对吃紧。
如今不动产放款天条松绑,高力国际不动产业主代表服务部董事黄舒卫认为,行政院宣布松绑《银行法》72-2条此举,只是解决新青安卡在房贷甄审、排拨大队伍的问题,回归到去年的精进及贷前贷后管理,对真首购当然松口气,但对其他被卡在信用管制的买方仍无解,因此是针对小族群的纾困,而非全面性的松绑,价量修正趋势不变。让新青安排除在《银行法》72-2条只是代表政府认真兑现政策支票,但不是松绑打炒房一系列措施的开端,还需要观察。
黄舒卫分析,严格说来,新制只是帮新青安的支票背书,确保不跳票,但这些刚需族群在资格趋严后,量能不会膨胀,顶多是加速核拨、交易,负面来看,只对公营行库、真首购开绿灯,但央行的集中度管制依旧,直接效应就是独厚新青安来排挤其他房贷、土建融需求,甚至是危老、都更,其实也不健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