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8月底赴美交流,《华尔街日报》报导,对于中美贸易谈判,中方似乎正在採取一种新立场,即保持对话,但基本不让步,这也间接导致双方短期要达成贸易协议,显然并不容易。「愿意谈判,但并未准备好达成贸易协议」,且战且走的态度,成为北京谈判的新策略。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李成钢此行并非应美国政府邀请。他并未与美国主要谈判代表、贸易代表葛里尔会晤,而是改与财政部、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等副部级官员会面,并在会谈中重申中方的一贯立场。
报导认为,李成钢访美行意味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一项新指令,即在几乎不让步的情况下,寻求与川普政府接触,中方正试图以这种方式在大国竞争加剧之际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重要的是形塑一种微妙的缓和氛围,但这种局面不太可能很快促成一项贸易协议。
「会谈没什么成效。」有知情人士直言,8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谈中,李成钢重申中方的要求,即美国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徵的关税,并放宽对美国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但反过来,他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回报。
报导称,现在美中在打击芬太尼泛滥的问题上陷入僵局。上述知情人士称,在美国政府取消为惩罚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徵的20%关税之前,中方不会採取行动。
此外,美国总统川普要求中国大幅增加美国大豆採购量的喊话,迄今没有得到回应。美国官员称,在过去18个月里,中国一直在蓄意削减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具体做法包括吊销肉类加工设施的许可证、从其他国家採购谷物以及在美国丰收季到来前建立库存。
但报导也称,中方主动接触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在内部房地产市场崩溃和消费疲软的背景下,中方谈判代表的目标是防止川普政府提高对华关税和收紧对华出口管制,这些措施若实施,可能加剧中国的经济压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