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系散热厂商近季营运成绩
台系散热厂商近季营运成绩

AI伺服器功耗节节攀升,传统气冷已难以应付热能压力,水冷技术进入主流战场。随辉达GB系列与Rubin平台功率动辄突破百千瓦级,水冷设计已成云端业者标配;散热台厂如奇鋐(3017)、健策(3653)、双鸿(3324)等集体上攻,从水冷板、快接头到Sidecar(侧边柜)模组,甚至微通道盖板(MLCP)全面推进,第四季起可望迎来营运高峰。

传统气冷仰赖风扇与空调排热,但单柜功率超过20kW后,散热成本与PUE(电力使用效率)双双飙高。以大型资料中心为例,空调电力约占总耗能三成,导致PUE平均超过1.5,难以达到节能目标,相较水冷利用液体高热容量导热,可使PUE降至1.4~1.5,整体能效提升20%至30%,成为AI资料中心降低能耗的关键解方。

研调预期,今年五大CSP资本支出将突破3,500亿美元,并以AI伺服器与升级冷却系统为投资主轴,水冷渗透率加速提升。台厂中,奇鋐与双鸿产品线涵盖水冷板、分歧管与液冷模组等关键组件,并与伺服器品牌同步进入Rubin平台验证阶段;富世达聚焦水冷模组与快接头应用,第三季以来出货动能提升。产业人士表示,相关水冷需求可望于第四季放量,全年成长动能明显优于传统产品。

系统整合领域,台达电扮演关键,其Sidecar水对气冷却系统,能在不改变既有结构下导入水冷技术,为现阶段过渡方案主流,GB系列伺服器单柜热功耗设计约140kW,Sidecar可依配置一对一或二对一对应,有效降低空调负载并提升系统稳定性;光宝科则以电源与结构件整合优势,亦积极布局水冷,未来有机会切入AI伺服器Sidecar或冷却分流模组供应链。

市场目光聚焦晶片级散热,健策因长期深耕均热片,并与晶圆及封测厂合作,有机会在MLCP上扮演主导角色,并切入Rubin与Trainium等新世代平台。MLCP可将冷却液直接导入均热层,缩短热传路径、提升冷却效率,成为AI晶片散热下一阶段演进方向。随水冷方案大量导入,台湾散热供应链正逐步从单一零件制造,走向整体热管理方案布局。

#Rubin #伺服器 #空调 #方案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