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鸿海透过持有鸿华先进45.6%较大股权,间接入股纳智捷并取得经营主导权,这项决策也再度展现裕隆集团执行长严陈莉莲「里子重于面子」的务实领导风格。

据了解,纳智捷与鸿华先进原本股东结构不同,双方在产品导入、成本分摊与利润协商上摩擦频仍,导致第二款车款上市进度迟缓。一般认为,此次整合股权之后,鸿华将一手掌握从研发到品牌营运的决策权,未来运作效率可望大幅提升。

车业人士分析,鸿华以CDMS(委托设计制造服务)模式为主,力图开拓国际市场,但实际拓展却面临不少难题与挑战,若能掌握纳智捷品牌销售通路,将有助形成完整的电动车价值链,加速走向获利与国际化。因此裕隆内部认为这并非退场,而是策略性资源重组。

严陈莉莲上任以来多次展现灵活决策风格,强调「企业经营要对股东与员工负责,而非仅追求面子」。

她在新安东京海上产险公司面对防疫险风暴之际,果断与日方大股东东京海上共同增资并让出经营权,协助公司在短期内重返获利,新安东京今年获利更创新高。这次纳智捷让股案,延续同样的务实思维,聚焦长期产业效益与电动车核心布局。

市场人士观察,面对今年汽车产业逆风,国际政经情势干扰市场动能,严陈此番让股决策,实为「以退为进」的长期布局。

业者指出,透过鸿华先进统整研发与品牌经营,不仅为纳智捷注入新动能,更有助于台湾电动车产业迈向更紧密的垂直整合,朝「台湾电动车国家队」的长远愿景前进,与此同时,亦可维持裕隆制造体系的稳定稼动率,达到多赢局面。

#决策 #先进 #研发 #退为进 #裕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