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特三大营运动能布局
宜特三大营运动能布局
宜特科技近十年营收
宜特科技近十年营收

半导体验证分析大厂宜特科技持续强化先进制程布局。宜特科技董事长余维斌表示,两项崭新技术服务「2奈米ALD新材料验证平台」与「硅光子暨CPO验证方案」已进入导入阶段,加上近年营运主动能─AI需求畅旺,在ALD(原子层沉积)、硅光子(SiPh)及AI三大引擎续推下,展望2026年营运相当乐观,全年可望再战歷史新高。

余维斌强调,毛利率是未来企业竞争力与价值的体现,因此,宜特进入「2.0」转型阶段,聚焦高毛利率的创新研发项目与新兴市场布局。过去宜特平均毛利率约30%,但近两年积极投入高附加价值的研发专案,预期在未来的数年内,随着转型成果逐步显现,整体毛利率将提升至30%至60%区间,成为推动公司长期成长关键动能。

谈到三大营运动能之一的ALD,余维斌表示,半导体制程推进至2奈米世代,对新材料与制程整合要求急遽升高。宜特启动「ALD新材料验证开发平台」,锁定ALD技术关键瓶颈,建立从材料选择、镀膜制程、薄膜分析到制程验证的完整链结,协助客户加速开发新材料、缩短验证周期,并支援晶圆厂进行第二供应来源验证,强化供应链韧性。

宜特材料分析工程处协理许如宏表示,次2奈米元件转向复杂立体结构,一般PVD、CVD技术已难完成。相较下,ALD以原子层级逐步完成沉积,可在奈米级孔洞与3D结构中均匀形成高品质完美薄膜,成为不可或缺的薄膜技术。然而,ALD反应参数复杂、沉积速度缓慢,新材料配方验证动辄数月,导致晶圆厂与材料供应商导入时程上屡遭延宕。

看准此痛点,宜特结合自身半导体验证专长与学研单位能量,建构出业界首座「ALD新材料验证开发平台」。该平台整合「ALD制程+快速验证分析」,提供ALD制程开发、材料反应分析与薄膜特性比对,协助供应链提升整体研发速度与良率稳定度,可加速验证ALD新材料,提升整个流程之效率逾5成,协助材料商加速开发测试、建立制程参数资料库,让客户能缩短新材料导入时程。

另一关键动能「硅光子暨CPO验证方案」,也是宜特聚焦重心。余维斌强调,硅光子已是资料中心降耗增效的核心技术,但生产瓶颈卡在光测速度缓慢,宜特也瞄准产业痛点,与光焱结盟打造「硅光子一站式量测验证平台」,抢攻全球CPO(Co-Packaged Optics)与PIC(光子积体电路)量产大商机。

光焱董事长柯歷亚表示,公司深耕光学量测逾十年,近年投入硅光子领域后发现,国内外研发其中一瓶颈在于「光学测试速度落后需求」。PIC量测速度比电测慢上数倍,且无统一标准,成为产业量产化的主要障碍。

柯歷亚强调,正因如此,光焱宜特结盟,整合双方光测与电测专业能力与实战经验,让客户能以同一平台完成模组级全方位验证。

余维斌指出,硅光子是AI伺服器规模化扩张的必然技术。随着NVIDIA、Broadcom、AMD、Intel等科技大厂全面投入CPO,市场需求将呈爆发性成长,对量测验证平台的整合成熟度要求也更高。

面对半导体制程节点即将步入埃米级挑战,宜特与光焱导入「快速筛选+精准定位」技术,已成功达成PIC光学量测效率提升,并可快速定位缺陷位置,大幅缩短开发迭代的时间,协助客户加速量产节奏。余维斌补充,量测是硅光子量产前最重要、也最昂贵的关卡,因此,必须打通瓶颈,协助客户缩短验证周期、降低生产风险。

光焱总经理廖华贤分析,PIC上下游市场年复合成长率(CAGR)预估超过30%,CPO领域亦有上看20%的高成长,将是未来十年半导体高速传输主轴。资料中心加速升级,正带动硅光子与CPO进入爆发期,量测能力正是关键门槛。宜特光焱结盟,将是台湾硅光子产业发展最关键一步。「宜特×光焱」量测平台目前已投入多家国际级客户设备验证,量产型平台同步规划中,并将依大客户导入时程进行调整。

而近两年大幅推升宜特成长的主动能AI,余维斌指出,AI与高速运算仍是推动成长关键。今年已接获多家AI晶片大厂委托的高阶运算晶片验证分析相关订单,展现宜特在AI与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明年营运延续成长动能。两项新服务设备与扩厂费用已于今年入帐,预期自2026年起陆续挹注营收与获利。

宜特进一步指出,AI带动的验证分析业务持续增长,全球主要IC设计与晶圆代工客户的委外验证需求增加。IC设计与ASIC晶片委案量明显提升,宜特在验证分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可靠度(RA)验证分析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超过5成,并有望持续提升。随AI运算、云端应用带动高速传输与高功率元件验证需求扩大,公司实验室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亦同步拉高。

#分析 #ALD #验证 #材料 #宜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