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秋祭活动,民进党批评追思对象包括了「国军叛徒」吴石。其实就算拿掉吴石,另外3位中的陈宝仓和聂曦也是国军军官,所以有差吗?而且放开来看,参加中共地下党的台籍人士很多曾在光復后参加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也曾是国民党党员。把时间放到更早,今天大陆人民币100元纸钞上印的4位「建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人也曾是国民党党员。
至于黄埔军校出身、曾具有国民党党员身分的中共高级将领:林彪、徐向前、叶剑英、陈赓、许光达、左权、聂荣臻、黄克诚等等,那更多了,恐怕吴石不知道要排到哪里?所以如果要追求国共和解,吴石是否是主悼人物并不是那么重要,更何况,民进党以「政治受难人」称呼,追悼共谍已经很多年了。
1950年台湾对岸的福建已集结了50万共军部队,准备渡海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所有中共地下党员都负有发展组织、收集情报的任务,都是中共特工。民进党悼念的都是中共特工,现在郑主席只是寻求和解,民进党又开始「反共」了,那种偷鸡摸狗的模样,真够噁心。
随着人民知道的越深入,民进党投机作风很快就被识破,起不了作用。但有一件关乎成败的关键,跟民进党无关,而是郑丽文主席决心扭转大局,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出席了秋祭后的下一步是什么?
目前对于民进党及国民党那一些保守派的批评,郑主席的回应比较被动和零散,缺乏完整一贯的陈述,而且大批支持者也没有被教导要如何回应,以致于无法形成统一的反击声势,无法构成共同向前推动的力量。这种情况其实相当危险。因为政治领导始于思想领导,思想领导者来自政治主张所根据歷史脉络的论述,这是政党的信仰和灵魂。
李登辉执政末期,国民党的政治信仰受到严重的破坏,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復。因此,郑主席需要一套完整歷史脉络的解释,必须发表一篇白色恐怖与国共内战的完整论述,从所有层面,包括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歷史环境和重要事件,做完整的厘清和说明。从完整歷史脉络的论述中,展现未来的政治行动议程,成为纲领性的文件。
这个动作对团结国民党党内,对台湾内部充分沟通说明,以及接下来与大陆深度对话,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否则反而会在对手猛烈攻击和党内质疑之下,因为说法零散破碎,陷入被动,更容易遭到四面八方的嘲讽和攻击,进退失据,失去大眾的信赖感,而最终功败垂成。
必须强调的是,策略可以调整,可以与时俱进,但思想必须坚定一致,任何犹豫不决都会是致命的伤害。
这件事是国民党早该做却一直没有做的,由于缺乏坚定的思想核心,没有终极目标,也就没有坚定的政治行动,最后民眾自然对国民党失去信赖感,这是国民党民调偏低的根本原因。郑主席透过出席秋祭展现两岸和解的诚意,这是很好的开始,接下来这一步则会决定最后的成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