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应以超越歷史的局限,带动两岸、国共、朝野,超越歷史的恩怨,才有机会展现台湾的高度格局,展现真正自由民主的核心精神,并藉此重新取得主导两岸的发言权。
当郑丽文以国民党主席的身分,出席马场町的白色恐怖受难者纪念会后,绿营认为捡到枪,疯狂抹红,意图一举改变江河日下的颓势;患有红色恐惧症的国民党人,也纷纷下场批评、警告郑丽文,指其行为会让国民党背上「卖台亲共」的包袱,导致转胜为败。
绿营的政治人物,常以「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后代自居,增强其政治份量,蓝营有人也以此避开了抹红的攻击,台湾也立法平反、补偿。
细究歷史,当年被捕判刑受害者,有无辜者,但大多数是被破获的中共在台党组织成员或关系者。在1949年前后,他们都是真心要做中共解放台湾的先遣部队。从当年国共内战的大背景下,抓捕「匪谍」是为保台安全,不被中共「解放」。所以,有不少幸存的受难者,拒绝平反、领补偿,因为他们至今仍坚持初衷,自认是「求仁得仁」。
但试想,一面以「抗中保台」「反统反併吞」为诉求的民进党政府,一面大量平反,发放补偿给当年要当「解放台湾」的政治受难者,甚至编造某些政治受难者为「台独」先锋,是何等荒谬与错乱。更荒谬的是,有绿营候选人以纪念白色恐怖为政见,而那些被纪念者,其中不少人经中共檔案调查证实,也名列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从中共解放台湾的烈士,转身为被台湾平反、补偿的受害者。先不论政客为选票的错乱、荒谬;以更高的角度,不就是一种无形的和解。国共两党为内战、为斗争,谁双手没沾满国共烈士的鲜血。
当反攻大陆、解放台湾,成为歷史的记忆;当九二共识、国共和解,马习会带来和平曙光;当金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厦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两块宣传标语,隔海遥相望成为观光景点时,再玩抹红的斗争还有多少意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反共抗中的妖风越吹越歪越狂。两岸敌意,在互不隶属,取代宪法一中,两岸两区非两国的法理诠释下,越走越偏,倚外谋独,越演越烈。吴石案《沉默的荣耀》在北京上演了。演出真相的片子,凸显以白色恐怖为背景的台制《返校》、《余烬》等剧作的虚偽。
赖清德刚纪念的古寧头战役,在地的金门人将国共双方,尤其共军的尸骨同埋一处。每年纪念法会,大陆也会派员参加表示感谢。枪对枪、炮对炮的古寧头,如今成为两岸和解的地标。金门、厦门,两门相望。他们最能体会战争无情、和平无价的感受。
郑丽文出席纪念会值得肯定,该被批评的是,自以为逮住机会,发动?红斗争,破坏和解的绿营。被抹红吓到的部分国民党人士,不知和解才是国民党要赢得与台独、绿营斗争的最佳武器。不要怕抹红,要以正确的论述,去击垮绿营的荒谬与谎言。
最后,我以新党副主席的身分表示,新党不必谈「九二共识」、「两岸一中」、「都是中国人」等,这些两岸开启和平的关键所在。新党是明明白白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真真实实的相信,和平统一后,台湾可维持最大程度的现状,不但有自由,也有民主选举,更有「七个更好」可落实。既然大家都要寻根认祖,那我们就归宗吧。在我看来,郑丽文只是促进两岸和解的推动者。说她红统太沉重,抹红她没意义,和解,找出路,才是正道。(作者为新党副主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