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约1.2万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过半为儿童青少年,需终生仰赖胰岛素注射与血糖监测。医师指出,第一型糖尿病7成可能併发酮酸中毒或严重低血糖,年纪愈小愈严重,长期下来忧郁症风险也提高,呼吁健保给付要更长期、社会也应给予更多支持。
台大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童怡靖说明,第一型糖尿病是自体免疫疾病,可能由环境因素诱发。发病特徵与第二型糖尿病相同,并会出现「多吃、多喝、多尿、体重减轻」症状。
童怡靖指出,全台约有1.2万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有6成为儿童及青少年,发病高峰集中在10~14岁,0~9岁上升明显,有年轻化趋势。其中,约7成初诊即併发酮酸中毒,严重恐导致脑水肿致死;3成以上曾发生严重低血糖,长期可能造成脑损伤、学习障碍,且年龄愈小愈严重,家长应提高警觉心。由于第一型糖尿病无法痊癒,患者终生需仰赖胰岛素注射与血糖监测。
今年8岁的伟伟,3岁在澎湖旅行时突然昏倒,紧急送医确诊第一型糖尿病、併发急性酮酸中毒,转入加护病房;将升小学时,学校更曾以「照顾困难」为由拒收。现在,伟伟已能自主测血糖、打胰岛素管理病情,还主动向同学分享糖尿病知识,老师、同学都很温暖。
童怡靖表示,患者一年内平均要进行1460~3650次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约1460次,等于一天至少要挨4次针,平均患者一天要花192分钟处理血糖相关问题,久了可能疲倦、有压力,患者忧郁症比例较高,青少年情绪问题盛行率为一般人3倍。
治疗部分,童怡靖指出,健保目前给付胰岛素、一天4次血糖监测及一年最多2次连续血糖监测,至于胰岛素帮浦、胰岛素输注系统,健保则未给付,期望给付更长期全面。大多家庭需自费每月4千元以上耗材费用,胰岛素帮浦自费更要超过20万,对一般家庭是沉重负担,期望政府给予更多协助,减轻病友负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