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6日,凤山人做出了选择。身为今年第二位面临罢免投票的市议员,黄捷成功过关。根据中选会数据,不同意票6万5391票,高于同意的5万5261票,在民进党倾全党之力动员之下,难以撼动凤山绿大于蓝的版图,罢免案宣告不通过。

本次罢免案中,可以窥见民进党全党大动作,上自总统身兼党主席的蔡英文,下至高雄绿营立委、市议员等,扩及泛绿侧翼「WECARE高雄」,从空战到陆战,从粉专贴文到街头拜票,绿营各级民代上下总动员,帮助一个「无党籍」的市议员渡过难关,可见绿营极力终结罢免烽火的企图。

而到最后,终究逼出了原先刻意与罢免活动保持距离的国民党中央,江启臣主席与近日回锅蓝营的赵少康,破天荒合体拍片挺罢免。让原本「小虾米对抗大鲸鱼」的公民活动,上升为「蓝绿对决」,但最终投票率41.54%,双方皆未通过25%门槛。

在这次攻防之中,鉴于上次王浩宇罢免案的失败,黄捷与民进党决定以「正面对决」加入战场,最终成功守住此战。只不过,随之而来迎接的是「罢莱委行动」才正要开始,被点名的台北市立委吴思瑶、台中市立委陈柏惟成为下一波被民意狙击的目标。然而,这次罢捷行动的失败,如同为上述泛绿民代注入强心针,恐怕罢免过关没这么容易。

而绿营甚至传出了「以战止战」的声音,点名数位蓝营民代,包括主席江启臣、市议员罗智强、谢龙介等,将设法反制罢免浪潮,此举恐有意让罢免成为真正的「报復性工具」。

罢捷过后,罢免烽火是否将熄灭?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反莱猪」与「罢莱委」的行动才正要展开。这段时间以来,从罢免、公投连署到投票,逐渐展现了公民社会的能量,与民意的反扑。即使罢捷案并未通过,仍旧开出了黄捷当选票数近4倍的同意票,不论是否过关,也警惕了民代必须体察民意。

罢捷案也为台湾政治开启了新篇章,一场市议员罢免投出高投票率,被罢免方也从「低调迴避」转变成「正面迎击」的作战模式。

然而,也让罢免成为执政党动员的「政治工具」,让原先的公民活动产生变质。罢免行动仍将继续,但对台湾政治圈的影响,恐怕是喜忧参半。

(作者为台北大学公行系学生)

#罢免 #罢捷 #市议员 #黄捷 #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