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 澎湖.臺北
澎湖位处臺湾与福建之间的海域,对于防卫臺湾本岛具有战略关键地位,父亲出任澎防部司令官,把全副心力放在经营澎湖,先在周围离岛如望安、七美、虎井等处加强火力,然后在马公拼北山筹划构建坚强的核心阵地,足可抵御强大的来犯共军,作死守待援之准备;不过澎湖防区相较于父亲过去三十年前线作战的军旅生涯,已算暂离战火,父亲无论生活、心情及任务都较往年轻松,他会打打桥牌、持续运动,也加强进修英文,与美军顾问团保持密切连繫,一九五六年四月父亲并奉令参加国军将领参访团,赴美参访军事。
父亲特别重视部队训练及军纪,所以军民相处融洽,他也支持李玉林县长和地方士绅,建设澎湖。为了改进澎湖居民的生活环境,下令部队植树,数以万计的乔木遍植各处;他也协助地方建设,举凡修筑马路、装设自来水、增建防风墙,他都照顾到了,增进渔民福利方面,尤有建树,澎湖的跨海大桥,也在他的任内开始筹划。父亲并且筹建眷舍数十幢,让有眷官兵得以安栖。澎湖原有飞机场狭小简陋,父亲认为澎湖实际上是支援反攻作战的前进基地,也是拱卫臺湾本岛的门户,因此建议扩建机场,一九五七年起,马公机场由民航空运公司以C─46型飞机开始营运,嘉惠了澎湖军民。
镇守澎湖期间,父亲有个佳话,是接待了昔日部属、现任参谋总长彭孟缉。彭总长原是父亲的三级部属,父亲在西安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时,彭孟缉是炮兵旅少将团长;但如今彭已升为上将参谋总长,为澎防部司令的直属长官。当彭总长赴澎湖视察时,父亲坚持依体制接待,要求各副司令官一同到机场列队迎接,并喊敬礼,彭总长在大礼堂向官兵讲话时,请父亲上臺坐,但父亲坚持坐臺下第一排。这种尊重体制的谦冲作风,一时传遍军中。
父亲到澎湖之后,发现马公仅有可容四个床位的宾馆一处,他认为蒋总统日后会有来此视察或指挥作战的机会,于是起意筹资兴建行馆,在筹建的过程中,担任臺湾省财政厅长的严家淦先生支持甚大。日后在金门八二三炮战期间,蒋总统果然赴澎湖亲自督导作战。
蒋总统召见谈罗列
蒋总统对于父亲依然信任,只要是父亲用的部属,不论军、政多能升上领导阶层,尤其最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和装甲部队;只是在作战方面,即将年满六十的父亲已然退出最前线。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五日,父亲在澎湖突然接到来自蒋总统那边的电话,说会在下午派专机来接,直飞高雄冈山下机。下午专机到,两点半起飞,三点抵达冈山。四点乘车开往西子湾总统官邸,晚上与蒋总统一起晚餐,餐后蒋总统和父亲谈话,原来是谈罗列。蒋总统问罗列的人品、胆量与决心。
父亲回答:「罗列人品纯正、才能卓异,并能耐烦忍劳。」
「何以知道他有决心?」
「宝鸡之战,统帅为裴昌会,前线为李振六十五军,先前一日,罗列就主张撤退,我认为他为何不早建议,今日撤退来不及,未准许。次日匪来攻击,三军覆没,李振仅得只身过河,此事我很对他不起,但于此益见罗列有判断、有决心,而且有计画。」
「何以知道他有胆量?」
「大荔之战、泾渭河谷之战,皆是他任参谋长时之处置,而战果辉煌如此;即西安撤退、广元之战也都是他指挥。」
「罗列有没有缺点?」
「没缺点,当时我的部队里最着名的将领是陈鞠旅、严明,而罗列与他俩齐名,人品、能力、学问又有过之。」
蒋总统又和父亲谈到当前台面上的军事首长以及澎防部的将领,父亲也一一据实以告。以后谈到父亲内心最痛的瓦子街之战,蒋总统问刘戡、严明之死如此惨烈,怎么没有文字记载?没有记载就是对不起他俩;至于几次败仗,蒋总统问为什么没有记载?不可因为失败了而不记载,愈失败就愈应该记载。以后,父亲在澎湖亲自撰写了〈刘戡传〉及〈严明传〉。
话题又回到罗列,蒋总统再问罗列的背景。父亲这回转而谈罗列的家庭:「罗列家里有母亲、弟弟,妻子和四、五个儿子,他母亲很忠厚,是积善之家,单纯厚道,勤俭持家并不需要很多钱,所以就环境而言,罗列没有缺点。」
父亲又提了副司令方先觉的孝心,因为家贫且母亲老迈,而经常忧虑没法好好照顾母亲,甚至连日后安葬都有问题。蒋总统当即说:「去帮他,可以说我帮助他。」(待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