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厂房和其内部热室是于民国61(1972).4.初步完工。
2.该实验室之设计/建设技能完全自力。
3.该设施建物现仍位于核能研究所区内。
再处理设施厂内之1米厚重水泥密热室外的操作正面之机械手和铅玻璃
1.原物料因有很高放射性活度提炼制程设备均需安装在热室内。
2.当时担任值班工程师者:陈卫里博士、洪聪民博士和郭明朝博士。
热室内安装所有制程设备流程示意图 (参考用)
1.于65.3.开始进行冷/热24小时分班轮值试俥。
2.期间曾遭遇技术问题询求国外专家协助未果终靠自力解决。
1977年初美国政府成立专案小组访问臺湾核设施
(注说:照像建筑物背景即为核能研究所用过核燃料再处理设施大门)
左二是美国国务院中国问题专家Burton Levin伯顿·李文(国务务科长)他的左边是军备控制和裁军机构JoorgMenze l,他是美国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台湾问 题上的联络人。 照片中的其他人员是杰拉德·赫尔弗里希Gerard Helfrich,能源研 究与发展局(现为能源部):Raymond Wymer雷蒙德· 怀默(橡树岭实验室ORNL 所 长多年访台主要技术专家成员) ;默里·卡瓦纳Murray Kavanagh,劳伦斯·利弗莫 尔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Laboratory);艾伦·洛克和迪恩·库珀Allen Locke and Dean Cooper两国务院人员。
在美国的压力下29 March 1977 我被迫拆除该实验室内设备
用过核燃料再处理设施设备外力干涉后续拆除歷程
1.1977.3.25 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 台湾地区视察员(印尼国籍)到现场查看本所人员将除污后主要设备封存于地下室并铅封。
2.于1986.4.8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 台湾地区视察员再到现场查看本所工作人员将封存设备取出切割破坏作业情形。
作者感想
1.安全自主 小国很难 !
2.谨以本报告敬念当年追随感恩的:钱积彭所长、郭载书先生、于世杰先生
3.很感谢全体参与计画打拼的好伙伴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