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辉煌在家乡没有什么工作做,浑浑噩噩到十七岁。回想小学在没有校舍、没有校名、没有教科书的学校读了八年,老师连注音符号、国语都不会。谢辉煌就读江西省分宜县立初级中学校,但家中没有足够的钱供应读书时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当时的校长是末代进士欧阳绍祁,恰好也是谢辉煌母亲的远房亲戚,于是就拜托校长容许赊帐。

那个年代的学费不是缴钱而是缴米,所以当时在初中管理粮食的负责人通常是亲信,他所就读的初中就是由校长的女婿担任,重要职务都是亲戚。在这样的情况下谢辉煌读中学,当时入学分成春季班、秋季班,谢辉煌春季班的,读了三年。毕业之后,谢辉煌就离开家乡了,否则在家乡没有就业机会。在家乡念了中学也还是种田,没意思。

毕业之后,谢辉煌在赤谷乡公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在民国三十八年辗转到了省会南昌。他说在南昌有两个人对谢辉煌影响很深。一位是谢辉煌堂叔公谢锺英,在江西省保安司令部任经理处长管理弹药。另外还有一位表哥担任通信兵,军阶当到中尉,也就是臺长,他的家乡并不清楚军中官阶,于是就听成团长,谢辉煌至今仍记忆犹新。

之所以决定到南昌去,正是因为时局不靖,吃过共产党亏的父母,不想让爱子受困于家乡,正好谢有福有个朋友路过赤谷他家里要到南昌去,谢有福便要谢辉煌跟着走,以便一路上有人照应。那时节在细雨纷飞的清明,谢辉煌还想上坟去拜别祖宗,父亲说怕交通断了,还是让他早点启程赶路,于是谢辉煌便在三十八年四月五日民族扫墓节的这一天早上,在家里神龛前点了一炷香,磕了几个头,离开了泪眼花花的双亲。这一年谢辉煌十八岁,这一去,与父母竟成永别。

于是,谢辉煌就带着几个亲戚凑和起来的六个袁大头(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跟着父亲友人从村里走一天路程到分宜县城,搭浙赣铁路到南昌投靠谢锺英,想跟他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等创了业赚了钱再衣锦还乡。当时有很多单位在招生,吸收流亡青年及学生,其中有胡琏第二编练司令部,也有陆军训练司令兼臺湾防卫司令孙立人在臺湾开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第四训练班,谢辉煌想去报名,表哥也向他推荐臺湾是个好地方,不妨考虑这一机会。隔天谢辉煌又问了堂叔公谢锺英,他却说:「你在这也是当兵,到臺湾去也是当兵!但臺湾那么远,我怎么照顾你啊?当兵还不简单,到我们保安司令部当就好。」于是写了一个纸条派人来接他。

接下来谢辉煌就从四月起在保安司令部的警卫营第一队里当兵,派在江西省警备总司令兼保安副司令胡素的公馆当警卫,和胡素从清江县(今宜春市樟树市)带出来的小同乡陈振琳一起当班。谢辉煌在堂叔公谢锺英引荐的训练营里待了一个月后,江西形势逆转,方天命省政府和省保安团撤退往南边走,准备打游击,在五月九日校阅了保安团后,从此离开了南昌。堂叔公谢锺英嘱托给保安团袁效祈团长,请其一路照顾谢辉煌。(待续)(作者曾建元为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兼任副教授、吴靖媛为国立臺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硕士)

#辉煌 #史话 #臺湾 #曾建元 #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