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进入第二个百年,夹杂在东升西降的自信与西方世界反中氛围下,中共面对的挑战非同小可,习近平6月25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集体学习,强调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关键时期」,中共绝不能丢掉「谦虚谨慎」的传统,也绝不能丢掉「不畏强敌」的勇气。这是继日前习近平希望加强对中共的国际宣传,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之后,再一次指示要秉持「谦虚谨慎」的传统。
如何寻求突破美国的围堵
习近平要求「谦虚谨慎,不畏强敌」,应该是他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判断与回应。他强调中国国家强盛、民族復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习近平还说,对中共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眾更大的危险」。
习近平到底是要秉持什么路线?大陆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推动经济改革开放,「政左经右」成为中共的执政路线,1980年代初虽出现一小段「北京之春」,但本质上始终未偏离邓小平「四项坚持」的原则。
2001年大陆加入WTO,让大陆经改在走过「摸着石头过河」后,逐渐连结到国际市场,尤其在西方资金与技术不断输入带动下,大陆开始从世界工厂飞速向世界市场转型,加上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工程,让美国瞠乎其后,「一带一路」在全球广结善缘,「治理效能」成为中国的名牌。
大陆快速崛起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产生戒心,担心中国崛起后,独特的「政左经右」体制,将使中国成为国际秩序的威胁者,于是美国在2018年川普主政时期开始把大陆视为「战略竞争者」,不断推出贸易战,企图压抑中国。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美国究责到大陆头上,但是大陆也当仁不让,在「战狼外交」的策略之下,大陆似乎跟西方国家越走越远。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后,在「川规拜随」之下,拜登不仅循着川普的步伐跟大陆继续在贸易战上步步进逼,还更扩大推出「大国竞争」策略,希望跟大陆在「对抗、竞争、合作」中,逼大陆遵循西方的国际规范与秩序。
省思经济向左或向右路线
虽然,中共认为真正的国际秩序是以「联合国宪章精神」为主,不是几个西方国家说了算,在国际政治上,大陆掌握的票数可能较多,但在经济上,大陆还是脱离不了西方市场,即使推动「一带一路」有成,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更紧密经济关系,但市场毕竟太小,也消费不起大陆制造的高端产品。大陆经济如果「向左转」,那受害者将是大陆,而非西方国家。
在川普时期,美中竞争还是比较局限于经济层面的贸易战,拜登政府更进一步扩大到政治、军事层面的对抗与竞争。习近平希望大陆不能丢掉「不畏强敌」的勇气,可是拜登风尘仆仆地从东到西,企图重新连结西方盟友共同对抗大陆,这已不是大陆要不要「不畏强敌」的问题,而是大陆如何寻求突破美国围堵的问题。
因为,拜登政府既把大陆视为地缘政治最大的竞争者,必然是想重新建构对大陆的包围圈,如果美国从地缘战略上尽可能挤压大陆跟西方国家的联繫,让中国经济渐渐失去「外循环」动能,只能依赖「内循环」,那么,中共再怎么有效能,也会愈来愈内卷,这是美国打赢与苏联的冷战经验,拜登是美国的老政客,玩起美国大战略驾轻就熟。
所以,大陆虽然有底气「不畏强敌」,但是若坚持选择经济「向左转」,那么大陆再怎「谦虚谨慎」,也只能徒呼奈何?
在当下西方民主国家逐渐形成包围大陆的大联盟之际,中国会被迫恢復至改革开放以前的闭关自守,还是坚持扮演全球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可说是绝对影响大陆国家战略的选择。而大陆到底要「向左转、向右转」,最终决定者恐怕还是在习近平,而非西方国家,这是中共跨入第二个百年,最该省思的路线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