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常云,民进党治下最好干的工作,就是对外(包含两岸与国际)领域。原因无他,「胜了就是胜,输了还是胜。」
一个正常逻辑的国家,大眾应依据该国政府实际工作成果,来衡量这个政府的优劣。然而台湾不同,在亡国感的操弄下,外交与外贸若政府做出成绩,则发动大内宣,若政府做不出成绩,则是「中国的错」,危机感反而让大家对中国大陆反感度增加,进而团结在民进党周围,到头来还是民进党胜。存在着如此有利的外在局势,也莫怪民进党明明在今年2月大陆禁台湾凤梨进口事件中表现无能,却衝了一波民调。如今大陆禁释迦与莲雾,又准备摩拳擦掌如法炮制了。
在9月19日的蔡英文脸书,总统严厉谴责了大陆停止进口台湾莲雾与释迦,更强调因应今年2月的大陆停止台湾凤梨进口,政府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后,1到8月的外销量「扣除中国」后,还比去年同期增加566%。是的,这是扣除中国大陆后的成长数字,政治人物常常有其取巧之处,蔡总统提扣除中国的数字,那就表示包含大陆进去,这数字就不能看了。
依据农委会「农业统计资料查询」网站显示,今年2到8月在重量方面,台湾凤梨全球共出口2万7857公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6.1%,而在产值方面,今年2到8月台湾凤梨全球出口价值共计3万5619千美元,减少32%。
数据为证,今年2月大陆暂停进口台湾凤梨后,确实对台湾凤梨全球产值产生巨大影响,然而这又如何?民进党政府早就操弄爱国心、亡国感,玩了一大波全民挺凤梨秀,更结合AIT等驻台外国代表机构挺凤梨,给国人满满的国际相挺感,两相对照又再一次证明大陆的「恶贯满盈」。经济利益上农民是损失了,政治立场上民进党却赚饱饱了。
然而,问题总要找解决方案,民进党政府操弄亡国感,罔顾农民生计的行为如此恶劣,我们该如何监督?传统在野党,尤其是国民党的监督法,都是把这件事与两岸关系的重要性,立刻作连结,大骂民进党政府经营两岸关系无能。然而,眼下的时刻,我们不论道德对错,只讲「效果」,这种骂法对在野党有没有利?对台湾人民有没有利?
答案是没有,每当我们提议将改善两岸关系作为两岸摩擦的解方,背后隐含的就是「在野党相信大陆是理性、可沟通的政府」,而在大陆已被台湾及西方国家污名化的大环境下,在野党强调发展两岸关系,等于又再一次让自己陷入替大陆说话,是「中共同路人」的泥淖,进而给执政党攻击在野党亲中卖台的机会,到头来民进党爱台湾的形象再巩固一次,这不正是对台湾最有害的发展方向吗?
战略劣势的时候,「避战」也是可考虑的战略,熟稔三国时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司马懿避战避到即使诸葛亮送女人衣服,讥讽他不敢战,还是坚决不出,最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笔者真心主张,蓝营别老是如「膝反射」般遇两岸经贸事件就骂民进党,意思意思把这件事带过去就好,战略上的劣势之地,真的不适合恋战。时候长了,农民惨了,经济下滑了,就是恶贯满盈之日了。
当问题难解时,避免让问题更恶化,有时更为重要。要不然,就发挥国民党自命的「优势」,去跟对岸讲讲话,帮农民一把?
(作者为网路媒体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