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再次选择中间的道路,选择了一位走中间路线的人物岸田文雄,成为自民党的领袖和国家总理大臣。

早前,前自民党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高市早苗将中国问题移到了选举辩论的中心。蔡英文早前更以视讯形式与高市早苗举行会议。高市早苗最终落败,显示她处于党的右翼边而被边缘化。受到前首相安倍晋三力挺的高市早苗被视为日本政坛的保守派,她不仅曾经带职参拜靖国神社,还表示若然自己当选自民党总裁和首相后,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她竞选以反中为主轴,使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有微言。

高市早苗除定期参拜日本战争中死难军人的靖国神社,也是这次唯一明确支持美国拥有中程导弹以抗衡中国的候选人。高市早苗的落选将代表日本政界不全面右倾,而她会否被岸田文雄重用,这才是要观察的讯号。随着日本国会选举的临近,这种针对中国的夸大强硬反中舆论可能会持续下去。

儘管日本与美国保持密切同盟关系,但日本并没有仿行美国的做法,如禁止从新疆进口棉花或在香港问题上採取具体的干预行动。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市场,在2021年上半年占日本出口的21%,务实的对华政策仍受到部分自民党人的支持,而岸田口中对中国採取强硬立场主要似乎是为了巩固他在右翼派别中的支持。

随着华为财务长孟晚舟的获释可能成为美中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日本下一任首相岸田文雄应该制定一个较为中间、平衡的对华外交战略。同时,日本政界应加深对中国的长期战略国策、外交能力,中日关系好坏对东亚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以来,日本政界并未有对此研析,以致日本对华外交政策没有一套系统、固定的方略,加上人事更迭频频,显示了日本对华外交政策并没有持筹握算。日本政策和高层人事的一再变更亦令中国方面难以对日本制定一套应对标准;再者,一直政绩平平的岸田能掌理日本多久,仍是一大疑问。

在此次选举前,共同社对自民党成员的调查指出,26.8%的成员认为日本下一任首相应首先关注疫情,其次是经济24.2%,最后才是外交和安全政策19.4%。日本企业界原以为以改革和经济政策,河野太朗可稳操胜券,但最终由建制派的岸田文雄胜出。未来岸田文雄在经济上的举措与振兴疫后经济的政策将会被日本企业界和基层自民党党员注视,亦成为他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岸田文雄未来应会以经济政策优先,外交国防为次,在日本企业界奠建自己的话语权和地位。

中日关系若恶化,将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比美中竞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岸田文雄的对华政策虽非最优先的施政项目,却值得密切观察。

(作者为上海东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大陆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日本 #岸田文雄 #自民党 #高市早苗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