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3日,本人所撰〈批判传统男性社会〉的长文在《联合报》连载8天,引起社会对性别平等的省思。
隔年,一位留美准博士因发现太太有外遇愤而杀死她,之后奔逃回台。案发后,台湾社会普遍责怪「不守妇道,红杏出墙」,我在《中国时报》发表〈生命与贞操孰重?〉,人间副刊全版连载2天,十分轰动。主编衔发行人余纪忠之命,邀我担任专栏作家,每周一篇「拓荒的话」,颇受欢迎。
转眼50年将届,台湾女性地位已获国际讚誉。回想封建戒严时期,涉世未深的我胆敢挑战父权与威权,一路走来,含辛茹苦,尤其情治干扰,非常人所能想像。当时政情与民风十分保守闭塞,妇女多持畏惧及观望,反倒得助于若干开明男士伸出援手,惠助鼓励,逐渐打开风气,才有女士陆续响应参与。
在家中,父亲与哥哥是唯二男性,我跳脱「养女」命运后,他们调教我做人的道理,也讲说许多古今「伟人」的故事,启蒙我「女人也是人」的意识。不过,鼓励我将内心萌发的女性意识对外传达,逐步蔚成风气,终于开花结果,其实得力于好几位开明的男士:
一、城仲模:当时他是行政院参议,我是谘议,我们同时任职法规委员会,他兼任东吴法律系教授。在他安排之下,「新女性主义」在东吴法律系初试啼声,那是我生平第一场公开演讲,意义深远。
二、莫先生;《联合报》连载后,一位莫先生带着女友閰小姐来看我,当场表示全力支持,因他二位才华洋溢的姐姐被传统婚姻埋没了才情,十分惋惜。其父为老国大代表,他不便曝光,故请女友出面帮忙。就在这对奇异情侣的真情实助之下,1972年10月9日「拓荒者之家」咖啡屋在台大法学院旁侧的杭州南路成立,田野风味的室内装潢由我当时任教的铭传商业设计科同学协助完成。一时之间成为仅次于「明星咖啡屋」的人文荟萃雅座,更是推展新女性主义的摇蓝。
三、周勋男:台大哲学研究所毕业的他,担任幼狮出版社总编辑,他将我撰写的「新女性主义」文稿编印出版。但当时担任幼狮董事长的李焕下令查禁,已发行的部分流传市面,后经我重版发行,成为新女性主义运动的经典。
四、王泽鑑:他获得德国法学博士在台大法研所任教时,我选修他的比较民法课程。我留美归来鼓吹新女性主义,他以法律系主任名义安排我在台大阶梯式第16教室公开演讲,台大法律系学弟妹第一次听到我的新潮主张。家兄带着全家大小坐在后排替我加油;全场爆满。
五、柴松林:人口统计学者、政大名教授,发表「台湾未婚人口,女多于男」的研究报告,引起「吾家有女」的家长们忧虑,教育界也发出「大学女生过多」的警讯,甚至提出设定「男性保障名额」的主张。我去拜访柴教授交换许多意见,也结识夫人薄庆容教授成为莫逆之交,多年来在性别正义上併肩作战。
六、王世榕:亚洲基金会十分重视促进台湾社会现代化的议题,1975年选派我赴美、日、韩考察研究妇运议题,后又补助「保护你」专线等多项活动,基金会执行长王世榕惠助良多。
七、陈水扁:1999年陈水扁决定找我搭檔参选的五大理由之一是「男女平等、两性共治」。竞选期间他公开承诺,当选后任期内,内阁女性至少任命1/4。当选后,他果然一口气任命超过1/4的女性入阁;2004年又力排眾议,坚持由我连任搭檔。更在2008年让国民党出身的蔡英文巧妙当上民进党主席,更于2016年当选台湾第一位女性总统。
「歷史」的英文history,只有his-story没有her-story。然而本文所述7位开明男性的情义相挺,发挥关键性影响力,逐渐获得施叔青、王中平、曹又方、李元贞等女杰力挺,近50年的台湾社会已是男女相知相融,互助合作的崭新社会。
为此,2022年3月开始,我将在全台6都展开Her-Story巡迴特展,将台湾近代50年歷史,透过我个人的生命轨迹,各界男女老少朋友共同回忆切磋,届时敬请共襄盛举。(作者为前副总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