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舒缓,朝野攻防转进1个半月后就要举办的公投议题,总统蔡英文对民进党发出「动员令」,将密集举办说明会,国民党也启动「夜宿凯道49天」活动。朝野都对公投赋予「极大化」的政治意涵,民进党更恶劣地把公投与「爱不爱台湾」相连结,指控蓝营搞「政治恶斗」,但蔡政府这种作法才是真正的恶质政治动员。
民进党才能让小英跛脚
预定12月18日登场的公投有4项议题,分别是:重启核四、反莱猪进口、公投绑大选、珍爱藻礁;重启核四就是要让核四解封商转;反莱猪进口则要求全面禁止含瘦肉精的猪只肉品与内臟进口;公投绑大选是主张如公投案成立后半年内有大选,则公投与大选应一起举行;珍爱藻礁是要第三天然气接收站不能在大潭藻礁海岸设立。
朝野两党显然视公投为另一次「政治决战」,国民党固然把公投视为重返执政第一步、要民眾透过公投「对执政党投不信任票」,民进党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苏贞昌指国民党利用公投「夺权」,还说如果4项公投都通过,会把总统蔡英文「打到跛脚」;蔡英文则说:「相信大家加入民进党都是因为爱台湾,有再多不同意见,我们都必须在一起守护台湾,4项议题公投一定要守住。」这种说法更是把公投立场直接与「爱台湾」、「守护台湾」扣上关系。
苏、蔡的说法真是不知所云,公投即使全数过关,也丝毫不影响立法院席次,蔡英文更不会因此要下台,民进党还是牢牢掌握着行政、立法权,何来「打到跛脚」的可能?事实上,唯一能让蔡英文「跛脚」者是民进党自己。
在民主体制社会中,民眾各有立场与看法,应该视为常态,而且给予高度的尊重。但蔡英文这种说法则是直接以二分法,把不支持民进党立场者打成「不爱台湾」、「不守护台湾」的一群人。民进党早已习于这种操作手法,例如在两岸关系上「不反中」者,就往往被一巴掌打成「亲中卖台」,现在连公共政策性质的公投也搞强迫认同的手法。
这是一种恶劣到无以復加的作法,更是独裁极权体制惯用的手法,例如,把「异己」打成「不爱祖国」、「背叛人民」等。民进党一而再、再而三用这种手法操作公共政策,只会加深台湾的分化与两极。深入探究这4个公投议题,更会对民进党搬出「爱台湾」、「守护台湾」来打击对手嗤之以鼻,因为实在荒谬。
重启核四非关爱乡土
以公投绑大选而言,其实就是一个程序性质的决定,完全谈不上爱不爱台湾;何况公投绑大选是扁朝的「发明」,其好处是提高投票率、节省行政成本,结果只因2018年公投民进党惨败,就藉势操作两者脱鉤,结果引起国民党反弹,民进党就主张绑大选是「不爱台湾」,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珍爱藻礁是保护台湾自然资源、反莱猪进口则是保障台湾人民的健康,都是扎扎实实的「爱台湾」,蔡英文显然忘记当年她所题的「藻礁永存」4个字,绿营也忘了当年为「反瘦肉精」而占领立法院主席台多日的「壮烈史实」。
4项公投议题中,最值得深入探讨者莫过于「重启核四」。数十年来,反核一直被视为是民进党最重要的价值,或是所谓的「神主牌」,蔡英文执政后立即推动全面废核。但时移境迁,全球最重要的环境议题是「减碳」而非「废核」,各国希望降低火电、特别是排放最严重的煤电,除了增加绿电比重外,核电因不排碳而受到重视,先进国家除了德国外,全部继续使用核电,还兴建新的核电厂。
是否应该重启核四,是一个能源公共政策,与爱不爱台湾无关,如果使用核电就是不爱乡土,那么,核电占7成的法国,以及占2到3成的美国、芬兰、比利时、英国、瑞典、瑞士、南韩等数十个国家,岂不都是人民不爱乡土的国家了?
甚至可以进一步说,蔡政府坚持废核导致火电增加,结果碳排放增加、空污恶化,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又让国安更脆弱,高电价与缺电风险也影响民眾的生活与产业,这种政策,又算是哪门子的「爱台湾」、「守护台湾」?更何况,3年前「以核养绿」公投早已通过,民调也显示支持用核电的民眾居多,蔡政府无视事实,却用爱台湾「情绪绑架」台湾,这是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治国之道吗?
公投是民主国家的家常便饭,是民眾对政策的意愿表达,执政者「遵照办理」就可以了,不需要把公投无限上纲到「信任投票」、政治对决,甚至与爱不爱乡土、国家有关。朝野政党多一点政策辩论,少一点政治牵拖,才有益于民主深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