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民调问卷设计往往是计画主持人潜意识偏见的投射,以至于民调成了特定政党和政治目的工具,却不能反映真正的民意。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的一道问题,即是一例。
这道问题如是问:「有人说,『两岸战争恐无法避免,一旦开战,台湾内部亲中势力会作怪,不团结对外,是一大问题。』请问您同不同意这一项说法?」55%赞同、37%不同意。政党支持者方面,民进党支持者中,65%同意、29%不同意;国民党39%同意,57%不同意;民眾党55%同意、43%不同意;时力61%同意、36%不同意;台湾基进90%同意,只有10%不同意。中性选民,46%同意,33%不同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据此率尔判断,调查结果,透露了台湾社会内部存在一个既广且深的忧虑,可称为「反施琅情结」。
这道问题至少有两点误谬。
一、这是道标准的诱导式复合问句。问题先设定一个前提:「两岸战争恐无法避免」,接着,又设定不团结对外的原因就是「内部亲中势力作怪」。受访者回答同意或不同意,究竟指的是前面「两岸战争无法避免」的叙述,还是后面「亲中势力作怪」的说法?
二、根据上次大选结果,台湾全体选民中支持民眾党、时力和基进的比例相当有限,基金会的「精准」抽样竟然可以抽出足够的三小党支持者,并精准地分析出他们对特定问题的看法?真可谓从一粒「沙」探索民意了!
假如,问题设计改为「有人说『两岸战争恐无法避免,一旦开战,执政者会先行搭机离开台湾,不团结对外,是一大问题。」不知道调查结果又会是如何?这样一个既广且深的忧虑,是不是可称为「反阮文绍情节」?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