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两岸贸易总额达2662.9亿美元,年增率27.8%;台湾对大陆顺差13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131亿美元明显扩大。依我国海关统计,陆港出口占比2015年为39.0%,2020年达43.8%,台湾对陆港出口依赖度持续加深。此显示「反中」的蔡政府执政5年后,两岸经贸反而「亲上加亲」,令人费解、忧心。

依赖大陆 蔡政府无力解决

专家用「黑天鹅事件」形容发生机率很小、且难以预料的事件,一旦发生却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伤害,例如2008年金融海啸。也有专家认为「黑天鹅」虽然可怕,但机率不大,领导者更应该重视的是存在于眼前,几乎确定会发生,但大家无视其存在,就有如一只灰犀牛正朝向我们奔来,领导者却习以为常不想处理,眼睁睁地看着灰犀牛迎面衝撞造成巨大伤害,「全球暖化」就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

在两岸关系恶化当下,两岸经贸已成为一只迎头而来的庞大「灰犀牛」。蔡政府若继续往台独方向迈进,又积极充当西方世界围堵中国的棋子,一旦大陆更加强大、西方无力干预两岸事务,北京就可能以激烈手段逼迫统一,而对台湾贸易和经济造成巨大伤害。蔡政府对此巨大风险却视而不见、坐令风险继续扩大,令人匪夷所思。

马政府时代,因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北京不管是否接受,至少没有反对;两岸往来热络,大陆对台善意日益增加,没人担心大陆会武统,或以两岸贸易为武器逼迫台湾谈判统一,台湾确实享受了「和平红利」。但蔡政府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恶化,大陆武统呼声高涨,农产品对陆出口遭严格对待,需接触市场才容易发展的服务业发展受限,台湾早已付出相当的经济代价。

在两岸政治风险升高之际,理性选择应该是分散货品出口风险,均衡地向全球其他各地出口。蔡政府却反其道而行,放任两岸贸易持续升温,对大陆出口依赖继续提高。在马政府时代,民进党倾全党之力批判马政府倾中、市场依赖大陆,必须分散风险;自己执政后,不仅继续增加对陆依赖,还厚顏无耻地瞎扯是「大陆依赖台湾」,完全忘了对马政府的批评。

想台独就要降低出口依赖

其实,蔡政府并非不想分散风险,上任后也提出「新南向」政策,耗用大量资源想让贸易转向东南亚和印、纽、澳等地,但成效不彰。显示只要大陆经济继续增长,两岸经贸的紧密度就只会进一步提高,根本无力扭转,印证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力理论」─贸易量和距离远近成反比、和载体大小成正比。在两岸距离如此之近、陆方规模如此巨大之下,两岸经贸将只增不减。

蔡政府若承认两岸经贸的增强难以扭转,就必须改善政治关系,不让北京有机会以激烈的经贸手段作为报復或逼降台湾;若不愿放弃往台独的道路发展,那就必须使尽洪荒之力,尽可能降低对大陆的出口依赖,否则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北京若使出对抗手段必使台湾经济损失更大。只有不负责任、缺乏理性的无赖政府才会一方面追求独立,另方面继续提高对陆出口依赖,藉以获得亮丽经济表现,却罔顾全国经济承担更高的风险。

或许有人认为,台湾对大陆出口是以加工出口使用的电子零组件为主,北京若拒绝进口台湾货品,将严重衝击本身出口,甚至影响经济成长。这种看法似乎有其道理,但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大陆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已大幅降低,国内生产毛额中出口占比已从2006年的36.04%快速下降到2020年的18.50%,再过几年大概就会接近美国2010年代的平均13%。更何况除了高级晶片以外,大概都可以轻易在海内外找到替代品。

两岸经贸的灰犀牛正迎面而来,无力处理这个问题的政府,是一个陷未来于险境的无良、无能政府。

#中时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