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概指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应已可依自身的本领,独立承担起立身、立业、立家之责。等到了四十岁,由于体会过人世现实冷暖、经歷过岁月风霜洗礼,因此,就更应能清楚明白,自己在小至街坊乡里,大至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
上述这段由孔子在2500年前的深刻自我检视回顾,影响当时与其后之世世代代至远且深。尤其是「三十而立」这一句,基本可说是放诸四海皆准。
然央行总裁杨金龙的一句:「我自己也租了很久的房子,40岁才首购」,却让台湾青年族群的苦闷「薪情」,再如炸弹般瞬间漫天「爆花」!
杨金龙自述的「四十首购」是不是个事实?因杨总裁系出生于1953年,基此,他的「四十首购」,指的就应是在1993年前后。查依杨总裁申报于去年11月1日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表》内所载他名下有一户坐落于台北市北投区的自用住宅,购置时间是1999年3月,当时他已即将年满46足岁。然1989年,36岁的杨总裁在取得英国伯明罕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其实曾于1994~1997年间,在中央银行驻伦敦代表办事处担当主任要职(不确知他有无在英国购屋)。至于依监察院资料所示,杨总裁于1999年在台北市购屋时,他已是中央银行业务局副局长。
设若杨总裁在英国不曾购置过房产,且其已成年子女之名下,若有不动产亦与他无涉,而其申报之1999年购入之房产,亦确系是他的首购,则当年台湾之平均每人GDP是$13804美元,平均每人国民所得是$12312美元,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是$7594美元(占平均所得之61.68%)。及至去年,则台湾之平均每人GDP是$28371美元,平均每人国民所得是$24416美元,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是$13783美元(占平均所得之56.45%)。依此可知,1999年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在经过长达21年后,仅仅只少于2020年约5.23%。
反之,由于台湾土地面积势必不可能增加,因此,可使用之住宅建地只会愈来愈少,且国人之平均寿命又有增无减。是以,若依由《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公布之:「国泰房地产指数(可能成交价指数)」,则可见台北市于2000年Q1时,是45.87,而2021年Q3时,则已高达123.61,两者相差2.69倍。復依内政部地政司公告之房价所得比,台北市2002年Q1时,是6.06倍,至于2021年Q2时,则已飙至15.79倍,两者相差亦高达2.61倍。
综此,杨金龙总裁的「四十首购,之前租屋」的个人感悟,与朱泽民主计长的「20元蚵仔麵线」,实已无疑地双双造成,时下青年人的偌大困惑!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