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敲锣打鼓,部长潘文忠更是喜不自胜地对外界宣布,准备未来4年内,使用200亿公帑发给全台湾偏乡的中小学生每人1部平板;非偏乡地区,则每6班补助1班平板,以强化校园网路与智慧学习的教育目标。
外行人若粗睹这项教育目的,对政府欲大撒200亿元的措施似乎感觉颇能符合达成任务,但若再细究却发现,教育部大肆宣传的这项教育策略实是粗糙不堪,根本经不起检验,吾人的理由如下:
首先,教育部不明究里就准备将免费平板的补助草率地切割为偏乡与非偏乡地区,吾人不禁要问,自以为是认为偏乡在智慧学习上就是弱势,非偏乡地区就是学习的强势者,这种论点究竟源自于何处?实在令人费解。君不知,台湾不少大城市的中小学生,许多家庭皆是低收入户,以笔者的家乡国小而言,它不是偏乡,不少学子是隔代教养、单亲和外配的家庭。相较于被认定的偏乡学校,这些孩子们更需要平板的补助。
不过若依照教育部的计画,我家乡的子弟则仅能取得六分之一的平板数量。试问,这种一刀切的政策,真能符合教育现场的实际需要?而非偏乡的六分之一平板,如何公平分配给弱势学生,届时恐怕引起争论,甚至导致二桃杀三士的窘境。
其次,近几年来,台湾偏乡与非偏乡的中小学其实在数位网路学习上,硬体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对于硬体迫切性的需求已不如外界想像的大。就以今年5月之后,因疫情影响而进行的学生在家上课为例,基本上,因为各校因应得法,能充分提供必要的硬体设备,所以全台几无听闻任何的学子因上网设备不足,而无法上线。据此,若是教育部採取全面性的大撒钱,必然造成资源重复浪费,严重侵蚀有限的教育经费。
其实,中小学生网路与智慧学习,甚至是纸本阅读,最欠缺的是来自老师的陪伴与家庭的教养,这点是冰冷平板等设备所不能取代的。试问,200亿的平板一旦发给学生,如果没有师长与家长的陪伴,学子们究竟会将之用于教育学习,或者是大玩特玩电脑游戏?所有大人实是心知肚明,又岂能自欺欺人!如此一来,则教育部的所有良法美意岂非白费力气,甚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反效果,最终仅让潘文忠等人博得了嘉惠学子的美名而已!
总之,自蔡英文掌权以来,最为人所诟病和讪笑者,莫过于执政一旦遭遇困境,总是祭出三大法宝:骂国民党、反中、大撒钱。从这次教育部企图花大把人民白花花的纳税钱购买平板的策略,只是再次凸显民进党拙劣的手段,不思中小学生教育数位学习问题的关键所在,却仅仅又想要故技重施,让民眾更看破民进党无计可施的执政窘境罢了!
(作者为国立嘉义大学应用歷史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