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金融风暴,让韩国开始思考如何调整其影视产业结构,提出文化立国的政策以及着手输出流行文化为主的各项作为。逐步推出《Running Man》综艺节目,以及《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电视剧;近两年,于Netflix平台的《Sweet Home》、《鱿鱼游戏》,以及获奥斯卡的《寄生上流》等作品都有杰出表现。

台湾的影视产业不像韩国有财团的支持,募资困难又缺乏外销能力的困境,逐步让台湾影视产业面临断层的危机。今年11月TCCF的创意内容大会中,周铨监制就提出,「台湾影视产业的人才、演员、技术都在,就是贫穷限制了想像,缺乏格局。」从价值链分析韩国影视产业的特色,其主要策略就是不断聚焦资源投入,透过外包与专业化效益,确立如今的国际化格局。

甫获金马奖4大奖项《瀑布》影片的监制瞿友寧,于今年9月回母校世新大学时便提及,「拍电影这条路需要克服艰辛的过程,撑到小有成绩的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换位思考,如何帮影视产业寻找出口模式才是最务实的作法。

大学是影视产业的重要育才机构,影视产业从上游到下游之间的细节甚多,需分别针对内容、技术、市场的层面切入,尤其是如何激发具创意管理与国际行销面向的人才,当然是影视产业永续经营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培养大量影视人才的世新大学为例,近几年不断在课程结构进行改造之外,陆续投入全媒体大楼以及8K影视厅的建置,尤其今年运用好莱坞最新技术的「LED智能摄制基地」即将启用,此一亚洲大学中最大的影棚,系以LED替代传统绿幕将虚拟摄影实时成像,以结合AI虚实同步的摄制特色,势必成为台湾影视产业发展的另一股新希望。

台湾在影视科技的投入刚开始萌芽,此一阶段需求最多的就是人才。当下大学培育影视人才就是需配合产业,甚至还能带动产业的需求,结合尖端技术的运作,培育更多新一代的影视创作人才。以韩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歷程显见,只要能与时俱进面对市场,深信台湾的影视产业仍充满希望。

(作者为世新大学副校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影视产业 #韩国 #台湾 #台湾影视产业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