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歷史爱好者,又忝为我们湖南浏阳永安老刘家的修谱人,自然对姓氏的奇闻特感兴趣。日前报载大陆有一户「屎姓」人家喜获千金,其父为了避免女婴尔后在求学阶段被同侪嘲笑,虽绞尽脑汁却萌生不出一个适合的好名字,结果女娃的奶奶神来一笔,提议以「屎舒」为名,这位新手爸爸再次琢磨,发现「舒」字有安然、从容大方之意,且谐音为「史书」,寓意良好,命名乙事总算尘埃落地。

记得今年初也有另一则稀有姓氏「第五」的新闻。原来有对夫妇先生姓李,妻子为复姓「第五」,当他们的爱情结晶诞生后,先生为了让这个稀罕的姓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很大度地让孩子从母性而成为美谈。恰巧这名婴儿出生在五月天,乃取单名「月」,孩子的姓名于是成了「第五月」,这不仅凸显了姓的稀罕,也展现了名的独特。

据考证「第五」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田氏,起初有第一氏、第二氏、到第八氏,后来许多后人陆续改回原先的田氏,所以8个姓氏的人丁反而呈负成长,据说现在仅存第五氏传后于世,且全世界第五氏的人口不过千余人。我印象中后汉初年曾出现了一位个性刚烈耿直的第五伦,位及三空之列的司空一职,且深受汉章帝刘炟的重用,这大概就是我对这个姓氏族人全部的瞭解了。

在日据时期,台湾地区的户政制度多靠略通汉字,却不谙中华文化的日本警察来建立存檔。所以许多日本警察在执行中不经意的误解和笔误,也创造了在台湾地区独有的姓氏,比如说时钟的」钟」姓脱胎于原来汉姓「锺」姓,即是典型的误植效果。钟姓也成为台湾特有的姓氏。不过现在大陆地区早将钟和锺两字均简化为同一个「锺」字了,仅熟悉简体字的人再也分不出其中的差异性了,不过这两姓既然系出同源,也无需计较。此外,在日本殖民统治时,和国民政府迁台的初始,对原住民文化的轻蔑,和杂乱无章的「汉化」,曾强制原住民使用汉姓登记户籍,加上承办人员的水平有限,在原住民社群间产生出新的冷僻汉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繁简互换的误解

海峡两岸并行的繁体和简体中文,也在互换的误解中产生了「非官方」的新型姓氏。我在苏州工作时,曾有一名大陆同事的识别牌上姓「范」,我上前请教时,他云淡风轻地说:「模范的范,也就是范仲淹的范。」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从台湾外派的人力资源部同事,还停留在繁体字「模范」一词的刻板印象,殊不知在大陆地区早就已经简化为「模范」了。同样的案例发生在一名「渖」姓女子上,当我好奇前往讨教时,她直言「沈阳的沈啊!」原来即便同指辽寧省的省会大城,但此「沈阳」非彼「渖阳」!。还好这两起案例都毋需惊动户政单位进行改名,倒也无关痛痒,至于两位当事者还以为是繁体简体转换时的必然,当然不以为忤了!

而在眾多稀有姓氏中,我最锺情研究的还是与刘氏相关者。比如说双姓中的刘傅氏。话说明朝中叶的1488年,福建上杭人傅鸾,携妻和子,并邀盟兄刘荣相偕迁往广东廉江地区安家,哪知傅氏伉俪不久猝逝,临终时托孤给盟兄刘荣,所以这位「宗祧两姓」的孤哀子傅丽川在世伯刘荣的照料成长后,自创刘傅氏,以答谢生恩和养恩的两位父亲。据说现今刘傅家族最多已传到28代族人,全球有10多万裔孙,并以广东廉江为核心,向各地辐射播迁。这种特殊构成的复姓,又称为合姓,其始创祖多有相似「报恩」的感人经歷,且大多隶籍岭南和福建地区,诸如熟知的张廖姓、张简姓,范姜姓等均属之。

先祖的特殊境遇

而另外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鲜少复姓,当属独孤氏。我们上小学时学过原属鲜卑族人的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在亲政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鲜卑姓为汉姓,这其中就包含将自己的拓跋姓改为元姓,并命独孤姓改为刘姓,我在当年也因此短暂地多了一个「独孤良升」 的绰号。后来我在研究独孤氏起源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原来汉光武帝子沛献王刘辅的六氏孙刘进伯,官至度辽将军,曾兵败为匈奴所执,囚禁在现今辽寧省境的独孤山下,故自号独孤部,是为独孤氏起源之一。而这则源自刘氏的独孤氏源流考,是出自于一座唐朝时代的墓志铭,可惜的是这则「孤例」不能列入通则,所以尚不为学界所正式承认。

还有一支和我们同出于后汉广陵思王刘荆的刘姓族人,在唐末五代战乱之际,因躲避仇杀,以「刘」字可拆成「卯金刀」三部分,乃改姓「金」,并南逃至浙江省,后辈口耳相传先祖乃出身汉朝皇室。这般改姓的歷程也反映过往的时空背景。而金姓人口数目,固然不是非常少见,但是有匈奴后裔的金氏族人(西汉金日磾后人),也有部分爱新觉罗氏(满语为黄金之义)在民国成立后改姓金的说法,而前述的刘氏族人分支也加入了金氏家族的阵容,其来源不可谓不丰富多元。

总之,稀有姓氏固不如我们世界第四大姓刘氏,号称在全球有大约7000万族人那般庞大,但是每一个姓氏的变迁或演变,均代表了个别家族先祖的特殊境遇,和独有的文化。我遇过来自广东的提手旁姓氏之人,如招,揭,和扶,江苏南边的时姓,浙江的应姓,和广东台山的司徒姓等,可惜的是大多数当事人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并不清楚。

还好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近20年来,许多有心人士寻根问祖,整建宗祠,和修缮家谱,将家族脉络梳理保存,甚至还建立了不少家族网站,将族中「秘史」昭告于世,这不但满足了我探索冷僻姓氏的好奇心,也直接保存了姓氏文化。不过其中没有考证过的不可信讯息也汗牛充栋,这就有待各位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审查了!

(作者刘良升现居现居美国德州休斯顿市)

【刘良升专栏每周二刊出】

史话专栏来稿请寄:yan.chang@chinatimes.com.tw
史话专栏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姓氏 #独孤 #一个 #原来 #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