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国力不振,列强豪取强夺,大清割地赔款。不但在国家层面丧失了东北与台湾、澎湖等土地,在个人层面也因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侵略者奸掳烧杀,几代人的命运悲惨。其中鸦片战争以来种种屈辱,发生距今不到两个世纪,至今仍让人不敢须臾忘怀。

维基百科中「东亚病夫」的条目提到,当时西方世界将中国称作「病夫」,也有嘲讽中国人因吸食鸦片导致的「面黄肌瘦」有关。冼波所着的《烟毒的歷史》记录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歷史。鸦片烟毒导致国穷民弱,也间接造成大清帝国的倾覆。

令人惊嘆的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即将要出现「毒品安全注射中心」。罗德岛州州长麦基(Dan McKee)七月签署法案,九月启动,明年初试办运行,预计三月正式开张!虽然美国不是全世界首个容许「安全注射中心」的国家,但美国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还是令这个举措被各国媒体广泛报导。

「安全注射中心」(safe-injection sites)还有个更政治正确的说法:「辅导消费中心」(supervised consumption sites,SCS),其宗旨也是保障生命权的人权理念。既然毒品滥用造成的死亡逐年增加,不如透过专业的辅导,适当地使用毒品。毕竟,早自2003年开始就在温哥华创立的「毒品安全注射中心:Insite」,由于毒品使用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安全及卫生地注射毒品,研究发现,温哥华市总体因毒品过量致死的案件下降了9%。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全美有高达9.6万人死于吸毒过量。提出这一试点计划的罗德岛州眾议员阿洁洛(Edith Ajello)表示,好朋友的儿子在疫情期间因为吸毒过量而死亡,促使其认识到设立SCS的必要性,这「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当然,人口大州麻州和加州也都有类似立法跟进的计画。

当然,美国舆论界对罗德岛州的举措引发激烈争议。支持者认为,SCS的设立可有效防止吸毒过量所导致的意外死亡。反对者表示,该类机构会导致犯罪率飙升。据瞭解,海洛因等毒品在罗德岛州属于违禁品,「毒品安全注射中心」却公然鼓励瘾君子携带该类毒品吸食,无异为毒品不法分子提供了一个庇护所。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批评,瘾君子最终的归宿应该是戒毒所或监狱,而不是用纳税人的钱让他们「健康吸毒」。

以欧洲国家及加拿大的例子来看,毒品安全注射中心虽降低了毒瘾者的意外死亡率,但对是否增加了吸毒人口、是否提高了相关的犯罪率,却似乎有待更多客观严肃的研究。

姑且不论海洛因、冰毒等强烈毒品,去年底美国眾议院通过大麻合法化法案,刺激全球大麻的交易所买卖基金(POTX.US)大涨,一个月内涨幅近三成。《香港经济日报》就有专文提到大麻的投资吸引力,不仅短期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封锁措施带动大麻销量上升。例如,安大略省的大麻网购量飙升了6倍。文中相信,大麻普及化必然刺激更多人尝试,政府立法核准的「安全注射中心」恐怕也有推波助澜的潜力。

从股市来看,人类歷史上令人上瘾的行业,往往取得长期超越市场平均回报的表现,从糖(如可口可乐)、咖啡因如星巴克、魔爪(Monster Energy)能量饮料、电子游戏(如腾讯)等皆然。相信大麻亦不例外,因为法规只能短期延缓人类本能,却无法长期阻止其扩散的人性基因需求。

然而,亚洲国家对西方毒品普及化趋势仍然抗拒。一些国家主管官员们出面表示,对联合国表决结果感到失望。例如《南洋商报》报导,马来西亚内政部长强调,联合国将大麻从麻醉品公约移除,并不会改变该物质在马来西亚受严格管制的状态。

《联合早报》也报导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说:「医学证据显示会危害人体,我国打击大麻立场不因商业利益动摇。」他提到去年美国医务总监(Surgeon General)点出大麻的三大害处:影响青少年学习、造成智商下降,以及增加精神疾病风险。并以美国鸦片止痛剂药物(opioid)危机为例说,这场危机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民,制药公司获得了数十亿元的利润,公司之后被起诉和申请破产,但要挽回后果却为时已晚。

尚穆根说:「这类公司的游说无法渗透新加坡的立场,我们清楚地审视公共利益,然后採取立场。」尚穆根还以2014年实行大麻合法化的美国科罗拉多州为例,说明大麻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远高于从销售大麻获得的税收。因为当地的犯罪案件和死亡人数也都有所增加。他说:「我们必须坚守新加坡的底线,这当然取决于我们能否用理性论据和科学说服人民,也尝试说服国际社会。」

两个世纪前亚洲人沉迷鸦片,同时国力衰竭。固然两者孰因孰果,有待推敲。不过今日亚洲各国对毒品扩散保持警惕,确实显示出东西有别的国家方向。如今西方多国高举人权大旗的「毒品安全注射中心」,会不会是大清帝国鸦片馆的翻版?相信时间自然会有答案。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毒品 #大麻 #注射 #导致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