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与经济部长王美花视讯会谈,双方同意建立「台美技术贸易暨投资合作架构」(TTIC)推动台美科技合作。台美「经济繁荣伙伴对话」(EPPD)召开后尚未满月,就接续召开此一会议,显示美国十分重视和我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对我而言当然是正面讯号。
半导体产业链为美作嫁
然而,就和「繁荣伙伴对话」一样,本次视讯以及商业合作的规画,重点还是在巩固对美国的供应链,特别是半导体业,其他的合作内涵(包括5G、电动车和零组件、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等)若无适当且缜密的规画,到最后可能都沦为每年一次的「对话」合作,难有实质和深入的合作。若真是如此,那么合作到最后,有可能将台湾关键半导体的上下游厂商,都搞到美国去投资,「合作」打造美国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为美国作嫁而已。
我方提出希望在合作的基础上,和美国携手拓展第三国基础建设,以及协助我业者参与美国「重建美好」(BBB)计画;由于美国为抗衡对岸「一带一路」计画,为第三世界倡议的「重建更好世界」计画(B3W),才刚刚口头提出,八字完全没有一撇,而美国为打造国内基础建设的「重建美好」计画,则受世贸(WTO)「政府採购协定」限制,必须对所有签署国开放公平竞争,因此除非我国拥有足够竞争力,否则还是困难重重。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中,我方只提出这些空泛的要求,显示幕僚并未充分准备,极可能本会谈和上个月的EPPD一样,都只是美方为巩固其半导体供应链的机制而已。
其实,美国商务部管辖的事务很多,包括各种统计调查、国际贸易、工业和安全、气象、海洋、渔业、智财权、标准和技术、通讯和信息等管理工作,若经济部有心和其进行深入合作,可以提出来的合作项目多矣,绝不像目前提出的如此空泛。合理怀疑,这个合作视讯会议是美方提出,既然可以进行「大内宣」,蔡政府当然乐于配合,但未来可能成为美方单向要求、我方配合的「合作」对话罢了。再举一例,我方经常被美方控诉倾销而进行贸易调查,「贸易救济」方面的合作本该列入合作范围,但同样未见规画。
另外,近来美国对台湾投资数量相当有限,5年来(2016-2020)对台投资年均仅2.5亿美元,台湾对美投资年均却达15.9亿美元,这和两国相对的经济规模(美国为台湾31倍)完全不成比例。但美国商务部的声明居然只提到「促进对美国的投资」。
除非蔡政府乐于当美国「买办」或利益代理人,榨取台湾的经济利益,否则对于「如何促进美国对台投资」,将此合作架构打造成美商投资台湾的有效平台,当然就必须列入合作范围,但居然付诸阙如。若真有心双向合作,至少该建立一个双方企业人士的互动平台,每年举办视讯或实体会议,直接洽谈贸易和合作投资的商机,设定具体指标作为努力目标。
要求加入印太经济架构
其实,台湾更需要的台美经贸合作,是促成美国提携台湾进入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例如加入不属于联合国体系、并由美国主导、有38个几乎都是经济先进国家成员的「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并且尽速和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紧密连结台美经济才是。
但美国参与国际贸易组织相关事务是由「贸易代表署」负责,我们应该要求扩大「美台技术贸易暨投资合作架构」的美方参与机构要包括美国贸易代表署,然后在这个架构下,组成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小组」的合作机制,透过持续性的互动,促请美国优先纳入台湾,并加入拜登总统日前宣布的「印太经济架构」,俾能随时掌握该架构的最新发展;甚至参与其架构之制定,避免在华府「美国优先」概念之下,在建构这个架构时牺牲了台湾的经济利益,因为台湾经济比起其他的亚太国家更加依赖中国大陆,对此架构的建构应该更为敏感和谨慎才行。更要在美国准备重返自由贸易协定(包括CPTPP)时,优先和台湾签署协定,并积极协助台湾加入相关的经贸组织,提升我国的国际经贸地位。
蔡政府在美国亚太新战略下,咸无可避免必须偏向美国,但要坚持双向、互利,否则将不是台湾的庇佑,而会是灾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