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罗致政于11月9日质询教育部长潘文忠时说:奥地利发给「国中1、2年级学生」每人1台平板电脑,日本提供「1至9年级的学生」平板电脑。泰国也早自2012年起,即开始发给每个入学的「小学生」平板电脑。11月25日,教育部随即呼应宣布:自明(2022)年起,首轮将投入117亿元经费(总预算200亿元),再以4年计画针对全国「1至12年级」学生,全面推动数位学习精进计画,以达「班班有网路,生生用平板」的「推动中小学数位学习精进方案」目标。

由于上揭数位学习精进计画内容,其实质执行面为:「明年9月,61万台全新平板到位,搭配前瞻计画已购得之20万台平板,配发方式採「偏远地区学校」学生载具比率为1:1;而「非偏远地区学校」,则以「每6班补助1班」的比例配发。至于学校各任课教师,务需再依课程教学与数位学习需求,帮忙学生「轮流借用」平板!笔者乃于11月26日以《生生有平板,潘文忠脑如白板》一文质疑:「轮流借用」平板,不就无法原机存檔,只能仰赖「云端」上传与下载?此再依教育部最新统计资料:109学年各级学校之学生总数共有421.2万人,如此,则究竟需要多大的「一片云」?

再者,「轮流借用」平板的耗损、损伤、损坏率势必会较高,如此,「平板」维护、维修、报废、重购费用,会算在谁的身上?以建国中学已然发生的问题为例,因该校「一年自费维修费用高达12万元,导致校方紧急停发平板」,显见维修费直令学生、学校吃不消的大问题,而对此,教育部难道「从未听说、闻所未闻」?

之后,专栏作家「猫老师」则于11月29日,在其《4年200亿经费达成国内偏乡一生一平板,会不会是一场灾难?》的专文里,依其「第一线教师」的经验直言证称:「一生一平板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猫老师」写道:以现行机制来谈,教育部以及所属单位根本不晓得现在「载具管理系统」(MDM)的管理者(负责设备借用与登录使用者、使用时数、使用服务、登入登出时间、设备位置、签到与签退、学习成就、学习纪录、成绩归纳……等),在偏乡不是别人,就是「兼任教师」,而这些「兼任教师」通常课堂都多到一个爆炸,也就是单就一个正式或代理教师在一周满堂20节的情形下,人力是完全无法负荷这件事情的!

除了「猫老师」现身说法外,同日也有长篇报载:「台湾实验教育联盟」理事长魏坤宾以公开信指出,如果在学生还不具备数位素养之前就给他们平板,相当于开启「直通不适切虚拟世界」的便利门,后遗症大;教师及家长团体对这项政策也充满疑虑。倘若在儿童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之际,就提供了不恰当工具,即便工具本身再优质,都很难避免造成学童身心伤害;因此,必须先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当工具的主人」,才有资格拥有这些工具,就像适龄取得驾照才可开车上路,学生要具备数位公民素养才能运用3C设备。

另「全国教育产业总工会」理事长林硕杰也于同篇报导里指出:教育部之前推动「智慧型教室」,让班级内都有互动式电子白板,这项政策还没做完全,现在又来一个「生生有平板」,课堂上若真的「生生有平板」,学生不见得可以专心学习。而「全国家长会长联盟」副理事长王瀚阳也说,这项政策主要是提供学生数位学习的硬体工具,但软体在哪里?108课纲下,学校师资不足,现在又要老师用平板教学,他们是否负荷得了,是一大问题。

隔日(11/30),又一篇《「生生平板」弭平城乡落差?专家:关键在师资而非硬体》的专文也同样公开直指:「以教学现场来看,偏乡不缺设备,网路及师资才是关键」!专文内的受访者新北市鼻头国小校长李延昌表示:「偏乡孩子家里比较少有网路连线,然后我们这里又没有公共网路,所以变成孩子们回到家就没办法使用载具,所以等于说,除了在学校以外,我们偏乡孩子的家里的频宽,我想也是需要这个政府去帮忙协助的」。而「均一平台教育基金会」执行长吕冠纬也对此直陈:「我们其实真正最怕的副作用是,又有一堆新的电脑锁在校长室,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怕副作用,就是因为大家怕编成学校的财产坏掉,所以反而都不用」!

接着,本(12)月6日,因为许多家长紧张于「生生有平板」的「视力副作用」,而纷纷向媒体投诉陈情于孩子的视力已经不好,生怕「生生有平板」的计画,最终会变成「人人戴眼镜」!于该则报导中受访的国健署「学童视力保健计划」主持人吴佩昌呼应了家长们的忧心表示:台湾在国小到国中阶段的近视恶化最为明显,每年约加深100度。一般来说,近视每增加100度,黄斑部病变风险就会提高67%;度数增加超过300度,视网膜剥离机率是常人的10倍,500度以上则为常人的40倍。而三军总医院眼科部青光眼专科主任吕大文也警示:美国在2007年iPhone等智慧型3C产品问世前,小一学生近视率不到10%,但智慧3C产品问世10年间,近视率明显上升至25%~30%;另有研究发现,若国小3年级近视度数已达300,或6年级已达500度,则日后度数恐会超过1000度。因此,两位专家齐声呼吁:国内学生从小课业压力重,高度近视学童比率已达85%,若又提早接触蓝光,则更容易增加未来发生视网膜剥离、黄斑部病变的风险,配套若没备妥,「生生有平板」的计画不宜急着上路。

最后,则是于昨(12/22)日由媒体专题披露的:「目前新北市永和国中一共有302台平板电脑,都是由资讯组长「一个人」负责所有的修缮与维护。届时如果「生生有平板」,则数量必再增加一倍,一个人就难以负担」。而此,不只会让专责管理人忙翻,且又因为在108新课纲中,七八九年级的学生,还得上「资讯科技」课,因此导致具有此项专业的人才势必更难觅寻。永和国中校长锺兆晋于是对此举例:「代理代课老师有两个缺,我们招了整个暑假,直至第29招我们才聘到。而其他学校30几招的也还是有,就是甚至到学期初,也还陆续在招。等执行「生生有平板」后,责任应该是落在所有的师资身上,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准备了吗?」

锺兆晋校长指出:资讯工程人才荒,学校能给的待遇又跟业界有着太大落差,拥有相关专长的人,未必想投入教育,学校根本抢不过大公司。新北市已是如此,偏乡学校想找人更难!有的学校甚至只能找菜鸟老师,就算是美术课任,也得硬着头皮兼着修电脑、管资安,师资培育体系并没有足够能量接轨。

综此可见,今日台湾的城乡数位落差,关键已不在「硬体」,而是在「师资」!当教育部只顾大撒币买设备,教学现场却没有足够主事巧妇,则「生生有平板」岂会有成效可言?且当无论是偏乡还是都会学校,基本都是由「代理代课」教师协助处理「MDM」,在一人多工,又欠缺资讯人力的情况下,教师不单得忙着备课,还得负责保管诸多硬体,再加上KPI绩效考核,则凡此种种,对于第一线教师的集体压力、学子的视力保健问题、家长的普遍紧张忧心,教育部是不是该赶紧做个急踩煞车的决定!(作者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学生 #生生有平板 #学校 #平板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