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外交抵制冬奥后,美国再次就新疆问题对大陆发难。拜登总统23日签署《防止维吾尔族强迫劳动法》,将全面禁止来自新疆的产品,除非进口商能证明相关商品无涉「强迫劳动」,这部法案也将针对涉及协助「强迫劳动」者施加制裁。
美国跨国公司陷入两难
大陆除批评美欧所称「强迫劳动」、「种族灭绝」是谎言,表达「强烈愤慨」、「坚决反对」之外,并未採取具体反制动作。首先,美国这项禁令落实有相当困难,美国企业想要确定进口商品在供应链过程中是否涉及新疆,实务上很困难,法案的执行也可能使美国监管机构不堪重负。
美国通货膨胀创下40年新高,禁绝新疆产品,扰动供应链,恐怕进一步助长通货膨胀。据《纽约时报》报导,新疆在许多重要供应链,如石油、棉花、矿物和糖,都占有关键地位。新疆在太阳能供应链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禁绝新疆产品可能造成美国应对气候变迁威胁的困难。
尤其美国将「举证」责任强压在企业身上,中国同样也能让企业「扛责」。首当其衝陷入两难的是美国跨国公司,若不执行禁令会遭到美国政府制裁,若执行禁令,会遭到大陆市场的强烈反应,影响经营。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下架新疆产品后,沃尔玛中国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出现会员退卡潮。
就在拜登签署法案前,美国晶片大厂英特尔透过其微博发布公开声明,为要求供应商不要採购新疆制品,向中国客户、合作伙伴和大眾致歉,并且强调「关于新疆的段落只是出于表述合规合法的初衷,并非他意或表达立场」。
在这一轮新疆问题上,中国仍希望不要与美国陷入激烈对抗。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表示,中美竞争不是拳击赛,而应该是赛跑。赛跑对双方不是坏事,而拳击追求将对方击倒。用恶性竞争来定义、处理中美关系也会影响双方合作面的展开,如今全球无论应对新冠疫情还是气候变化问题都有赖中美两国更好的合作。美国既然宣称不寻求对中冷战,就应当营造适宜的环境,给世界「稳定」的预期,大陆亦要冷静看待局势,保持战略稳定。
新疆处于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美国新疆议题的设定,应有自己的战略竞争与遏制考量。对大陆来说,反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保护民眾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稳,是治理新疆的关切所在。前些年新疆深受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影响,社会不稳定,民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现在,新疆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暴恐案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平稳状态。
走进新疆破除各说各话
美国提出的「强迫劳动」,证据并不充足。以棉花为例,据新疆农业部门发布的2020年数据显示,新疆棉花机械採摘率已达69.83%,棉花採摘中的人工作业,种植户管吃管住,收入也高,每到棉花成熟的秋季,河南、四川等地有很多农民工坐火车到新疆採棉,可见当地劳动市场的开放。
不过,想要有效反驳欧美的指控,就需要更开放。近日新疆换帅,广东省长马兴瑞出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予外界带来开放治理新疆的想像,期许能既保持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也有机会在让世界瞭解新疆上採取创新之举。
2021年3月30日至4月2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及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一行30余人赴新疆参访,伊朗驻华大使馆在微博全程发文记录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感,伊朗驻华大使沙瓦尔兹扎德说,「我们在新疆亲眼看到的绝不是『灭绝种族』的暴行,而是『消除贫困』的努力。」就是很好的见证。
大陆驻大阪总领事馆对日本民眾发出邀请,在疫情或控后赴新疆旅游,欢迎日本民眾亲自走进新疆,瞭解事实真相,已经有数百人报名。这是个值得按讚的办法。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地域广阔、交通不便,政府协助安排旅游有其必要性,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亲自走进新疆,将新疆的真实情况展现于世人面前,才能打破中国和美欧之间对于新疆问题的各说各话,让供应链正常运作,让企业免于强国相争下炮灰的命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