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前几天遇到小小小车祸的故事。大概会聊到这边客运遇到状况的处理方式、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以及我观察到的台湾朋友们在这种突发状况中的反应。

01

简单地说,就是从台北去宜兰的路上,所乘坐的大巴在一个即将转红灯的路口,与后面的一台小车追尾了,但请不要为我们担心,这次没有任何人员受伤。

当时灯黑黑的,大家都在睡觉,我也迷迷糊糊的,突然车身晃了一下,伴随着「崩」的一声。

我只记得崩一声的当下,车厢内一位大哥脱口而出一句台语「三字经」,很明显是有些震惊。

02

其实当时车上还有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过了三四分钟,司机大哥上来,跟我们说:

「很不好意思吼,啊我们这边车子有一些的...」

他停顿一下,在想用什么词,终于想到了,说:「有一些...摩擦,所以等一下会有别的接驳车来接各位,吼。」

我们原地等待。

大家蛮配合的,得到通知之后,以各种方式跟本来约好的亲人朋友说明情况,「可能晚点回去啊」之类的,声音都很小,不会吵到其他人,也没有人「啧」、骂司机或者blabla抱怨。

03

再过了一阵子,交警叔叔来做纪录,让两位司机把车子从马路开到路边停靠,以免影响路况。

近二十分钟的等待,下一班车子到了,估计就是我们这一班出发后的下一班大巴,车上只有四个空位,司机大哥就说:「啊有没有比较赶时间的朋友,我们这一趟只能走四个人,其他朋友可能要再等一下。」

我观察到,大家举手前会客气地环视一圈,多少有彼此礼让的意思,最后刚好只有四位想尽速走的,就自行下车去了。

04

等待间,我听到两位司机在车下的谈话,虽不能完全听清具体内容,但我觉得都还属于心平气和的了。

我们这台大巴的司机年长一点、又是专业的司机,所以后来蛮可爱的是,我们的司机大哥开始传授经验,跟后面那位司机说红绿灯的时候怎样可以避免跟前后发生碰撞,语气真的很像长辈在叮嘱晚辈。

05

又过了十分钟,司机大哥上来跟大家抱歉,给每人送了一张蓝色的票券,送票的时候亲自跟每个人抱歉,耽误大家时间、真拍谢吼!这张票可以从葛玛兰起点搭到终点任一站。但刚刚先走的四位乘客就没拿到票了。

再十分钟,一台新的大巴就来把我们接走了。最后晚了四五十分钟到目的地。

06

这篇由我本人第一人称视角复述的流水账就这样结束了,但我还没讲完嘛。

我在车上很閒,就开始看车内的公益广告——它提出了一个情境,问:「你是否试过明明绿灯过斑马线却被司机按喇叭?」

我本来想「同仇敌忾」地说有,这些司机真的太过混了,结果下一秒,广告就转换到司机的角度,说其实有可能是因为司机要转弯,我在斑马线上慢悠悠地走,会挡住他。

在我以为就这样的时候,角度又转换了,问道:「你开车时会不会觉得明明绿灯了,前面的车子却不走,很想叭它?」

这时画面才说:那可能前方的司机是在礼让斑马线上慢悠悠的路人...也就是在礼让,最初那个看手机过马路、慢悠悠的我。

07

其实我没想到这么简陋的广告会让我这么感慨,因为它很像是ppt做出来的,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用的图案也不太具备审美价值...但,一帧一帧看下来,随着它不断变换角度思考,从生气到平静到升起愧心..到最后我真的被感动了。

有一次我骑ubike,前面的骑太慢,我气呼呼地想要超过去,结果是对方先停下,一只脚撑地,让我先走,擦肩而过时还跟我点头抱歉。我很惭愧,明明是对方让我,还跟我抱歉。

还有一次我要过一个路口,一台出租车从侧面开出来,我只好先停车,而他经过我时,在车窗里向我点头谢谢,我莫名觉得很温暖。

08

这则广告最后说,请多一分耐心和包容,毕竟下了车子以后,我们都是行人。只有大家都多为对方考虑,才能维护一个充满温度的城市和社会。

当然,车祸是一个最好不要发生的事情,能逢凶化吉真的心存感激,而这个意料之外的小遭遇也给了我特别的角度去观察台湾。

最后希望大家在马路上都能平平安安,平安出发、平安到家。(廖小花/世新大学陆生)

【徵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徵文」栏目,徵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歷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眾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

#司机 #一个 #最后 #司机大哥 #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