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立陶宛自2021年年中宣布将互设代表处后,立陶宛旋即遭到北京各种或明或暗的「制裁」。对此,虽然美国屡屡公开表示「力挺」立陶宛,而我方上从蔡总统、下至外交部也强调台立关系十分友好,但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仍明白表示「以台湾为名开设代表处是个错误」。

事实上,自从台立宣布我方将以台湾为名在立陶宛设置代表处后,北京当局就极为不满,大陆外交部在去年8月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召回驻北京大使;随后,北京再将中立关系降为「代办」、立陶宛随后也撤出该国驻陆所有外交人员。稍晚,中方「中铁集装箱」中断直达立陶宛的货运、大陆更抱怨立陶宛的农作物有病虫害,双方关系可谓快速降到冰点。

当然,立陶宛绝对有其战略考量,从地理位置来看,为了抵抗与其长期不睦的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立国必须引入以美国为首的势力做其后盾;而要得到美国的青睐,势必得在其他地方做出积极表态。立陶宛与北京关系本就若即若离、双方经贸关系也不强,搭上美国的「反中」顺风车对立陶宛来说就是种表态,而台立关系的急速升温,背后或许也有着美国的「催促与加持」。

不过,当蔡英文政府洋洋得意于台湾在一片断交潮中交到新朋友时,立陶宛总统的一席话,又隐约带出双方关系终究并不稳固的现实。可以说,就像新加坡,任何一个正常国家都会希望能在中美两强间优游,而不是与任一方为敌。然而此时的立陶宛却被美国逼着上梁山,即便该国与北京关系原先就不密切,究竟能从台湾方面得到多少好处?又是否能够真的得到美国的有力援助?一切都还在未定之天。

对蔡英文政府而言,绝对不能只想着美国会帮我们「处理一切」,毕竟美国在越南、阿富汗、乌克兰等地的前车之鑑,对照如今立陶宛总统说出的内心话,在在证明台立关系绝对不容「乐观」。说穿了,两岸关系若好,台湾不怕在国际上没有空间,如今却得陷入中美博弈的漩涡中,是福是祸,终须谨慎思量。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立陶宛 #关系 #美国 #台湾 #立陶宛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