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选出「难」字,以1136697票胜出,具体展示了两岸民眾对2021年的共同感受。再看到总投票数达16080395人次,意味着海内外网友希冀表达心声,参与人次再创歷年来的新高。
今年的候选代表字中除了「难」,其他不少具有负面的字眼,如「困」、「迷」、「变」、「復」、「缓」、「拼」、「忧」、「难」、「危」、「忙」,其实也就是投射了两岸民眾在疫情下的不安与矛盾。
2021年12月28日「海峡青年观点论坛」第二十四期便是探讨两岸之「难」,以「两岸年度汉字难拔得头筹!台湾民眾过得更好吗?」为讨论焦点。该活动期待以系列论坛交流的形式,聚拢两岸四地青年专家学者及各阶层代表人士,克服疫情阻隔的不利因素,推动两岸青年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笔者在论坛上表达,疫情是阻碍两岸往来和交流的最大「难」,往返隔离动辄一个半月以上的时间成本,要比费用成本代价更大。疫情加深了两岸关系的困境程度,而且在台湾做核酸检测手续繁琐、费用高昂、之前还每日限额,可谓「难上加难」。
更甚者,到现在还有特定媒体称「武汉肺炎」,这般刻意的使用就是将其污名化,完全是歧视性语言,该行为加深了两岸关系的严峻。再者,民进党是现在的执政党,立院又占多数,当然必须要为两岸「难」负全责,回归两岸「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否认了「九二共识」。如果有「九二共识」从中维繫,利用共识巩固默契,两岸关系也不会像现在一样严峻。
事实上,只有把「难」打掉了,两岸才能够迈向更好的未来。比如「海峡青年观点论坛」活动便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为传递两岸正能量声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实,「在陆台生」群体便是桥梁,可发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传扬正能量,在新媒体平台为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发光发热,增加大陆新媒体平臺内容体裁的多元性,深化两岸理解,透过新媒体让两岸民间展开交流,齐力将「难」字打掉。(作者为復旦大学博士候选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