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美国日本举行外交国防部长2+2会谈,这场「2+2」会谈聚焦日本扮演的角色、美日安全关系、台海安全、中国与北韩威胁等。此外美国日本将签署新的武器研发协议,包括发展高超音速飞弹、太空能力等。背后目的除了军事利益之外,也有抗衡中国、北韩与俄罗斯的战略意涵。但是会谈中,日本刻意避谈「台湾有事」,又是为何呢?
「美日同盟」与敌对势力相互牵制
日本在2021版「防卫白皮书」将北韩、中国、俄罗斯、网路攻击等外部威胁,当作是对日本国家安全的挑战。印太地区稳定性主要受到日美同盟与中国军事力量、或者区域衝突所影响,尤其中日钓鱼台列屿衝突,根据美日安保条约,万一中日爆发衝突,美国有义务协防日本。
美国、日本、中国牵制彼此的行动自由,这三国如何维持一个领先的策略很重要。传统日本认为国家安全与「美日安保条约」密切相关,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政治、各国军事技术不断更新,迫使美日同盟也要重新调整新的安全战略。日本除了依靠美日同盟,同时也在想办法自己救自己,例如修法提高自我防卫能力、与他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与敌对国家友好关系等。
日本修改安保法案 与美国保持同步
未来日本政府还要再次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画大纲」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画」等3项重要安保文件,以确保日美同盟共同战略保持一致性。事实上,这非日本政府第一次进行修改安保文件,早在2013年6月日本成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当时安倍政府提出三个领域决策,第一承认集体自卫权;第二防御性打击行为合法化;第三开放武器出口禁令。另一方面,安倍推出了「积极和平主义」外交与安保政策。
2015年5月14日,日本内阁通过行使集体自卫权安全保障法案,这是安全战略的调整,目的是强化美日同盟,增加日本自卫队对外行动能力。也就是,当盟友遭受到武力攻击,自卫队可以使用提供武力协助盟国抵抗敌军。
当时美日同盟已经达成共识,两军组织永久的、单一机制,协调联盟合作关系,日本对美军扩大承平时期劳役及物资、日本自卫队扩大参与境外的人道主义行动。美国则承诺日本提供现代化武器系统装备;日本承诺解除集体自卫权的宪法禁令,让自卫队参与美国及其他盟国的联合作战。这也成为日本能够在万一台海爆发衝突时,提供美军援助的依据。
另外,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还有一项负责军备、审查与批准军备国际交易业务。2014年日本政府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强调若符合「有助于日本安全保障」等条件,即可允许出口与共同开发先进武器。这几年日本企业开始重视研发新型武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美日两国武器研发计画像是「出云号」直升机护卫舰(DDH-183)改装,以搭载美军的F-35B隐形战机计画,预计2024年完成。
2022年美日两国再次签订防卫装备的合作研究协定,研发高超音速飞弹,符合两国的军事利益,或许未来日本政府可能朝全面解禁出口武器目标迈进。
日本防卫能力被宪法绑手绑脚
日美同盟目标是与敌对势力维持军事实力的平衡。美国目标是保持印太地区及霸权地位。相较于日本,自卫队能力受到和平宪法第9条限制,规定「日本永远放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成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自从2013年以来,受到中国因素所影响,自卫队防卫预算每年不断向上攀升,但是自卫队行动能力却依然受到宪法限制,而无法有所突破。
这次美日2+2会议虽然双方已就「台湾有事」在内,着手进行某种联合作战规划。然而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与外务大臣林芳正被问及「紧急事态」是否指「台湾有事」时刻意避谈。凸显出日本岸田内阁在防卫台海问题上,还在左右摇摆不定,可能与自身能力有关,毕竟日本宪法还没能为自卫队打开行动自由大门。
至于台湾,面对中国武统威胁,最重要的是,得保有一种「自己的国家自己救」的忧患意识。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