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前立法委员庞建国恶耗,相当震撼。
我与庞委员在1990年相识。当时我刚博士毕业,参加了一个由多所学校学生组成的访问团,赴大陆作暑期交流14天。他那时是以台大讲师身份参与,比我年长2岁,由于团中就我们两人算是「老一辈」的,因此被安排同房居住。
14天之中,我们相处尚洽,但并未有多少深交,只觉得他相貌俊秀,谈吐温雅,如是而已。
回台后,两人各自发展,并无交集,只在报上得知他参与新党,并曾获选为立法委员,我是老于学究,他则跻身政坛。我们曾在新党于国父纪念馆的园游会中见过一面,匆匆一晤,寒暄数语,学界政界,各有安身立命之处,原亦未足挂齿。但平时多见其在报刊上发表评论,忧心国事,每有恳切之言,同道相望,交浅志一,也乐于神往。
风闻其前2年身体检测发现癌病,居家疗养,虽淡出政坛,仍然心切于国事。公投、补选、罢昶,国民党接连败仗,对他而言,竟是如不可承受之重,曾在群组中连发三语,谓「不公不义的台湾,我生不如死」,想来是以死作为对社会不公不义的沉痛抗议,这与高雄市议长许崑源的轻生,显然同一轨辙。
庞建国的寻短,虽不足取,但我是同情且同感的,志士往往与现实格格难入,抑郁难伸、前景黯淡,难免心如槁木死灰,志既隳堕,则此生此身,亦何足惜?闻得此讯,心下戚戚,唯有慨叹而已。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真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最令人慨叹的是,国民党接连失利,高层卸责诿过,无人勇于担当,空言泛语,毫无对策,高层者甚至连慰劝安抚的动作,皆未肯一施,犹你争我嚷,嚚嚚嚣嚣。岂知有多少心切党国的人士早已意懒心灰、黯然魂销了?
庞建国算不算「以死明志」,我不敢妄断,但国民党高层实应警厉悚惕,再如此萎靡不振,恐怕离冰销瓦解之日就不远了。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自杀防治专线:1925(依旧爱我)24小时服务
生命线:1995
张老师专线:198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