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战略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在近日发布的消息,美国有一个航母战斗群及数艘驱逐舰正由两个不同方向进入南海,分别是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以及埃塞克斯号两栖戒备群,预计接下来将很有可能在南海会合并开展联合行动,势必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弹、衝击南海地区的权力竞逐与军事部署,更让台湾处在两强战略竞争的夹缝中。
美军双管齐下方式进入南海
根据Planet卫星影像,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在1月11日出现于东马来西亚附近海域,此次经由巴拉巴克海峡进入南海活动,舰上搭载了一个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C舰载机中队。这是美军新年来首次进入南海地区,同时也是自去年10月31日后,卡尔文森号时隔两个多月再次进入南海地区。
上次卡尔文森号打击群进入南海地区是在去年10月31日时,当时卡尔文森号航母与杰克森号濒海战斗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直升机驱逐舰加贺号偕同在南海开展联合演训行动,在11月份结束南海演练以后,卡尔文森号一直在菲律宾海附近海域,直到1月9日。
此外,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戒备群和第11海军陆战队远征单元(MEU)自去年9月下旬便被部署到中东地区执行戒备任务,于上周离开中东前往印度洋地区,到了1月11日深夜被发现经由麻六甲海峡进入了南海地区。据AIS信号显示,美国海军另有两艘驱逐舰也正随两栖编队一同行动,分别为奥凯恩号及墨菲号。
美国海军目前拥有三艘具备携带F-35B闪电二战斗机能力的两栖攻击舰,其中就包括两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分别为埃塞克斯号和黄蜂号,在正常情况下,一艘两栖攻击舰可以携带6架F-35B闪电二战斗机,本身就如同一个小航母。而值得一提的是,埃塞克斯号此次没有搭载F-35B战机,而是搭载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14攻击战斗机中队的AV-8B海鹞垂直起降战机。
除了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以及埃塞克斯号两栖戒备群将很有可能在南海会合外,在美国当地时间1月3日,隶属于美国海军的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也从加州圣达戈基地出发,前往亚太地区投入新一轮的部署中。和卡尔文森号一样,林肯号航母同样搭载了一个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C舰载机中队。
对于美军舰艇分路进入南海集结,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个月内,美军将在南海地区部署更多兵力,包括两个航母打击群与一个两栖戒备群将在南海会师,美军此番部署在近几年中实属罕见,也让南海地区成为衝突热区、变成了印太军火库。
在美国布局「印太战略」、强化第一岛链封锁圈,形成了东海、台海、南海「三海相连」态势的区域地缘战略格局下,中国可能的反制作为除了岛礁军事化部署跟增强演训频次外,是否还会有其他应对方式,比如在南海地区划设不同层次、区分小范围的防空识别区因应,也值得关注,因为对台湾也将造成一定影响。
分层防空识别区的可能划设方式
相较于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如欲在南海地区划设防空识别区,需要考量到的各层面因素将更大更广,这可能包含与管理成本及管理能力相关的内部因素,以及考量邻国反制程度、本身受威胁程度、法理性以及所望取得政治效益主导权等外部因素,因此或以划设小范围的防空识别区来做因应。
首先,最有可能的是局部划设「西沙防空识别区」。依据目前国际民航组织授权予中国管理的「香港飞航情报区」及「三亚飞航情报区」既有范围划设西沙防空识别区,将识别预警范围设定在中国能够轻易掌握的界线内,如此不但符合运作管理成本,且西沙群岛面对的主权声索国以越南为主,双方虽有主权争议并坚决提出对抗中国的禁渔令,但双方始终保持一定友好。
而西沙又较南沙群岛区域更早投入有关军事、行政、运输及战航管能力构建工作,管理防空识别区能力趋于成熟,加上西沙群岛距中国沿海较近,具地缘上的便利性,有利其获得军事上及民用的后勤补给及各类战略资源,具有明确管理能力指标。
此外,以既有飞航情报区范围划设,不但便于管理,且能将产生的争议极小化,减少外国势力刻意的反制行为,且西沙群岛已于1996年公布领海基线范围,以国家自我防卫预警为由划设,也较符合其法理性,在西沙防空识别区及飞航情报区相互配合下,可有效掌握空域范围内的航空器动态,并提升区域主导权。
其次,则是局部划设「南沙防空识别区」。以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及美济礁所形成的「南海战略铁三角」为中心向外划设,北起三亚飞航情报区南缘、南接亚庇飞航情报区北缘、东西则横跨所有国际重要航路,范围局限在南沙群岛海空域,以单一区域方式发布防空识别区较符合管理成本。
但南沙群岛整体军事、行政资源相对较弱,且距中国本土甚远,无法获得即时支援,管理及后勤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且南沙群岛为南海主权争议最大的衝突区域,亦是美中战略博弈的核心热区,单方面划设遭到邻国反制的机率较大,加上南沙群岛间的中业岛及太平岛等岛礁仍由包含台湾在内的不同势力所掌握,在主权争议未获解决之际,划设南沙防空识别区难免形成更大衝突。
另外,中国在南沙群岛目前无定期航班,且未有大量移民及岛礁城市化的明显迹象,基于自我防卫重要战略资源及确保人民安全而划设空防预警区的法理性不足。
儘管种种因素不利中国划设南沙防空识别区,不过在政治效益层面上,此举仍有助于提升整体制空能力,使南海主权伸张更加具体化,并可通过常态化战略巡逻来提升南沙海空域的主导权、话语权及影响力,因此也是另一可能方案。
(作者为国立联合大学助理教授,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