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志发布美中台关系最新调查结果,显示63.7%受访民眾不担心两岸1年内发生战争、57.9%受访民眾不认为大陆会以武力统一台湾。万一两岸发生战争,58.8%民眾认为美国有可能派兵协防台湾。调查结果与其他民调相去不远,表示台湾人民对美国出兵保卫台湾深具信心,但美国日裔学者福山在接受《天下》杂志专访时却指出「期待美国出兵救台,很危险」。
美国未必会为台湾出兵
福山承认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主要因为:第一,台湾是民主国家,对美国民主阵营的号召与威望有象徵意义;第二,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美国和西方国家不会想看到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落入中国大陆手中;第三,美中之间正在进行霸权竞争,台湾作为围堵与压制中国大陆的战略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但是他提醒台湾人,民主党与共和党虽然对于中国在地缘政治的威胁有共识,但是如何反制、愿意付出多大代价、对台湾的军事支持到何种程度并没有共识。再者,在经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之后,民眾对美国涉入国际事务非常不满,不希望再看到美国人在海外牺牲生命。因此,美国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使用武力保护盟友,并不明确。
另外,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指出的一点也很值得注意,那就是:「美国会不会为了避免失去印太区域的优势地位而动武」,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充满变数。美军届时的动向将取决于中方採取何种攻势、以及当下的国内政治与国际局势氛围。所以固然目前美国有不少人主张对台海「战略清晰」,但是真正拍胸脯保证美国届时一定出兵的人少之又少。
可是为何还有这么多台湾人对美国出兵「执迷不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台独所建构的「想像共同体」扩大了想像空间。「想像的共同体」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创造用来分析民族主义的一种概念。他认为民族是社会建构出来的产物,在日常接触的人际关系之上,建构出一个集体的概念,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纳入在「我群」之内或将一部分人视为非我族类。而这个标准是想像、浮动的,所以共同体的边界也是变动的。例如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禁止北方少数民族和琉球居民「和化」的。日据时期也是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才开始对台湾人民进行「皇民化」运动。
健康务实的两岸共同体
台独运动建构的想像共同体原本只限于台湾、澎湖,战后日本「放弃」的领土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属于「台湾人」的国家。这套论述对于金门、马祖从未被日本殖民的地区,很难涵摄,战后来台的大陆原籍居民也不被视为台湾主体成员。因而台湾文学史学者将这些作家与作品都排除在台湾文学之列。但是随着台湾民主化的成熟与国际现实的需要,蔡英文提出「中华民国台湾」的概念,为了「维持现状」而借壳上市,把中华民国和台湾勉强结合起来,但为坚持台湾主体性,又硬生生切割掉中华民国在大陆的歷史,论述虽混乱不清,但对中间选民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的号召力。
但是只有中华民国台湾要进行「抗中保台」还是不够的,缺乏实力与信心。这时必须将台湾的共同体想像更加扩大,正好美国、日本与中共的矛盾加剧,台独就将美国与日本也纳入了共同体的想像中,认为有所谓「民主价值同盟」。美、日自然也顺水推舟,在口头上施以小惠,一拍即合,又不必做出承诺,何乐不为。台湾人想,美、日既然与台湾同属一个「共同体」,为台湾「卖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这样的共同体离现实有多远?经得起考验吗?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我们自认是美、日多坚定的盟友,都是一厢情愿的。如前所述,美国愿意为台湾出兵的机率极低。
另一方面,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是年胜一年,2021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总额高达近25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700亿美元,再创新高。经济依赖、文化连结、社会交流、工作发展机会也将会随着中国国力发展更趋紧密。
不断膨胀的台湾想像的共同体将会像鼓气的青蛙,总有自爆的一天。务实且对未来负责的作法是两岸重建台湾共同体与中华共同体的想像空间,找出交集,沟通差异,这才是健康的「想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