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终于在「抵制北京冬奥」议题上出手。体育署日前宣布,我冬奥代表团因考量航班抵达时间和疫情等因素,将不出席开、闭幕典礼。这显然是想打安全牌,只可惜看起来两不得罪的做法并非好牌,反而凸显台湾在美中竞争中像小媳妇般扭扭捏捏的窘境。

自从拜登政府上台宣示以中国为主要对手后,美中竞争的全球战略格局就正式形成。美国呼吁外交抵制北京冬奥是双方近一回合的较劲。台湾如果站在美国这一边,如同之前同意莱猪进口等亲美举措,就应明确宣示,是出于政治理由不出席开、闭幕式,以示挺美立场。以技术性理由迴避,显示对北京的让步,美国将不乐见。若遭质疑「台湾真的站在美国这一边吗?」则受进口莱猪影响的国人健康就可能白白牺牲了。

不明言外交抵制,或许与抵制本身缺乏正当性有关。美国以「中国在新疆持续进行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为由抵制奥运,犯了两个层次上的错误。第一个层次是违反「政治归政治,体育归体育」的国际共识,这在冷战时期美苏相互抵制对方主办的奥运会而造成选手权益受损后确立。这次抵制冬奥国家的奥委会没有一个支持本国政府的决定,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个层次,中国有没有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是个高度争议的问题。美国指控,中国否认;到底有还是没有?美国的指控并没有拿出明确证据,要求中国自证则违反「无罪推定原则」。虽然西方或亲西方媒体眾口一声,但新疆维吾尔为突厥语族,属于「突厥国家组织」的哈萨克总统托卡耶夫不仅未抵制,反将参加冬奥开幕式;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以伊斯兰为国教的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也将出席。正主都不认为维吾尔人权或宗教遭侵犯,20年来在反恐战争中将激进穆斯林当作假想敌的美国却跳出来主持正义?对非西方国家的说服力薄弱了些。

因此,依据英国媒体BBC的统计,明确宣称外交抵制北京冬奥的国家有6个,不参加但也不承认是外交抵制的国家有8个;而将出席开幕式的国家或国际组织领导人则有20多位。拜登总统宣称「美国回来了」,此次却沦为少数。台湾不宣称外交抵制固然避免了成为少数的尷尬,但也丧失了对拜登总统一个雪中送炭的机会。

国际政治的外交讯号宜明确而不宜混淆。台湾对冬奥议题的合理操作,要不就是参加开、闭幕式以示「政治归政治,体育归体育」;要不就是大方表态外交抵制以示力挺美国。现在的扭扭捏捏只会让外界认为是既不敢得罪美国,也不敢得罪中国的小媳妇心态。

这也让人感慨,自蔡政府执政以来,在选举上超级厉害,只要是投票就无往不利;但在外交、两岸与安全议题上却失误颇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总统府虎年春联题的是「福运旺来」,期望蔡政府能转移施政重心,那才是真正的国人之福。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

#美国 #外交抵制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