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舰国造全程机密,只有极少数人知情,台船在元月发出1篇1620字声明稿,难得透露国外协助原型舰建造的若干细节与内情;台船的声明稿开宗明义坦言,因属第一次设计与建造潜舰,因此本身能量不足,必须寻求国外具备设计与建造潜舰的厂家协助。也看出潜舰国造案的困难度。
台船这篇1620字的声明稿,拆开细看,每段都很有意思,背后一定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声明稿说,建造技协评选,共计邀标8家厂商,但有些厂商并未投标,评选条件设定为须具备潜舰实绩,经最后择优评选3家,但优序一为S公司,台船依採购作业程序与S公司签约;台船说,S公司建造技协均属船厂退人员组成,自108年陆续来台担任技协顾问,执行过程中,海军与台船将成员平日工作与技协能力纳入严格考核,并剔退多位不适任人员,计已汰除19员,技协公司并更换合格的新顾问递补。
从108年到现在,并没有多久的时间,但已汰除19位国外技协。换言之,有不够格的,冒充懂得造潜舰的人,也混了进来,有19人,人数不可谓不多。回过头来,S公司是谁牵线引进,当初如何从8家厂商选出S这家公司,而台船因此所造成的成本损失,也该细究。
更重要的是,会建造传统潜舰的,有经验建造传统潜舰的「工头」,全世界也没多少人,这被汰除的19人,回到自己的国家,一定会说些不满的话,造潜舰的圈子这么小,传开了,不管是退休的,或还在船厂工作,来台湾必须先辞职的,后续还想再招兵买马,恐怕就没这么容易找了。
这就像当初南韩和美国合作研发T-50高级教练机,研发团队中,许多人是从台湾汉翔公司挖角,因此T-50有「小一号的IDF(经国号战机)」或「纬国号」之称。
已过世的前民进党国防立委蔡同荣生前多次质询,T-50高教机被称为台湾IDF战机「山寨版」,因2001年军方大举裁撤汉翔公司研发人员,传出陆续有100多人前往南韩,光是研发人员就有20几位,协助研制高教机。
试想,南韩当初是借重台湾航空科技人才,成功研发并且量产教练机;假设汉翔最早去南韩的人,陆续有19人被汰除,这些人回到台湾的消息,一定会很快传开,还有想去的人,考虑是否就多了,若是被请回来的人中,又有「错杀」,是真正的设计或建造高手,那还会有100多人前仆后继,陆续去南韩协助造高教机?
台船说, S公司指导完成压力壳制造,且海军的国外技协顾问确认符合施工规范与规定。然而台船毕竟没造潜舰经验,海军又受潜舰专案小组节制。当前台美关系紧密,蔡政府应另邀请美方潜舰专家来台做复式查核。潜舰国造是重大国防政策,容不得一丝差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