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外交抵制下北京冬奥顺利开幕。选手们挥舞着国旗进场,观礼台上有数十位国际嘉宾,表演节目也颇受好评。
冬奥开幕基本上成功,西方媒体的报导却像喝了醋。德国ZDF电台评论员在画面推近习近平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说,两人惺惺相惜,因为巴赫有奥运会,习近平有权力和金钱。最后点燃圣火的是中国来自新疆的选手,《纽约时报》报导为「维吾尔名字的运动员」并称是「被逼点火」。《华尔街日报》则强调参加冬奥开幕的国家元首,大多是被排除在拜登召开的「民主峰会」之外,充满负面情绪。
拜登政府出于美、中竞争,外交抵制北京冬奥可以理解。但一向以客观中立自豪的西方媒体却出现攻击式的报导,则让人难以理解。情绪性的评论会让人质疑,并非出于大国竞争,而是种族意识作祟。别忘了,大多数冬奥选手来自冰雪世界的北美或欧洲国家,竞技场胜利代表自己国家的骄傲。
回想1991年波斯湾战争,CNN记者冒着大轰炸的危险在巴格达做即时连线报导,他们的努力奠定了西方媒体受全球人士信赖的崇高地位。而今对北京冬奥的攻击式报导却显示缺乏自信的堕落。
这其实是对中国的示弱,反不利大国竞争。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