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之下,执政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沟通」。因为每个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是平等的,所以任何决策都应该以徵求最多数人同意为理想状态。如果某项决策的争议很大,尤其有可能会影响甚至牺牲民眾的某些权益,就更要想办法解释清楚、厘清论点,应该要让民眾清楚知道,政府非要作成这个决策不可的理由是什么,政府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尽可能维护民眾的权益不要进一步受到影响。

可是在行政院2月8日突然召开「日本食品输入管制措施记者会」,正式宣布10天后将解除日本福岛核电厂周边五县的食品进口限制,和过去政府强行开放莱猪进口时,我们不但没有看见执政政府积极与民眾沟通的实际作为,还看见政府不断以「国际标准」、「科学逻辑」几个大字压在民眾的头上,而不是正视民眾质疑与诉求,就要民眾别再疑虑、别再恐慌。相信台面上的每个高官,当年一定都很会念书也很杰出,所以现在才能坐在那个位子上。但他们有没有可能为除了他们以外,可能没有念这么多书、不是这么专业、也没有这么懂那些术语和行话的民眾想一想,用一般老百姓都能听懂看懂的语言,来让老百姓相信政府做的是正确的决定?

民眾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当初执政党在野时也强烈反对进口莱猪,为什么执政之后就态度180度大转变?美猪里面明明也有不含莱剂的猪肉,政府为什么不能跟美国说我们非常愿意进口美猪,但不要进口含有莱剂的莱猪?难道一定要进口莱猪,才有后续签定BTA、FTA的可能吗?那我们现在莱猪真的进口了,有任何贸易协定开始谈了吗?结果民眾的这些疑问都还没有得到清楚解释,政府竟然又开放了福岛食品进口,并暗示要这么做才有可能加入CPTPP。

行政院虽然宣称,国际上现在只剩中国跟台湾禁止福岛地区的食品进口,不过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告,其实世界上还有14个国家(地区)对日本食品採取进口管制。其中一类的管制,是包含中国、香港、澳门、南韩、台湾等五地,停止进口福岛周边五县的食品。另外一种管制,则是包含欧盟、英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区域)在内,要求日本食品进口时必须检附检测证明书方可进口。也就是说,对于福岛与周边五县食品是否已经安全可食,国际间本来就多少都还抱持着存疑态度,台湾民眾对此感到不安,并非真的那么不理性或不正常。政府如果真的在意人民,就有责任也有义务要化解民眾的疑虑。

消基会之前才公布一份调查报告,检验市售18件猪肉产品,其中未标示猪肉原产地的有5件,1件包装食品未标示厂商资讯,等于是近3成不符合现行规定。如果政府当初说好的莱猪把关都执行成这样,又要怎么说服民眾,会好好替日本进口的食品进行严格检验?于是到最后,会担心的民眾根本只剩下消极拒吃这个最后救济的手段。这难道是政府乐见的情况?(作者为口译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民眾 #进口 #莱猪 #政府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