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湾》由民歌手潘安邦唱出童年在澎湖与外婆的祖孙情,是70、80年代火红歌曲,4、5、6年级生上KTV必大展歌喉哼唱一段外婆澎湖湾。如今教育部把国语辞典外公外婆加注为阿公阿嬷,《外婆的澎湖湾》变成《阿嬷的澎湖湾》,味道全没了,不知该如何唱?

教育部改名外公外婆已引发各界议论,教育部长潘文忠还表示会把外孙及外孙女也加注「今亦称为孙子、孙女」,网路更是一片骂翻太閒了。看看疫情当下,各部会为了防疫与鸡蛋忙翻天,唯独教育部只因时代力量立委王婉谕质询外公外婆有性别歧视疑虑,忙着修改国语辞典亲属称谓,真是吃饱撑着没事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古有明训,所谓齐家用白话说就是经营好家庭,而外公外婆等称谓正是华人社会亲属认知,是维繫亲情经营家庭的华人传统。潘文忠呼应王婉谕的质询,强调改名加注是为了落实性别平权精神,不但莫名其妙,未来还会混淆民法亲属相关亲等认知。

面对各界质疑,王婉谕16日在脸书急po文,分享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的解释,强调「内外之分」是传统家庭中形成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根本原因,「外公外婆」并没有不见。不是未来都不能叫外公外婆了,还反批外界质疑是恶意攻击言论。

王婉谕不谈社会安全网,硬拗外公外婆涉及平权的「宏观大论」,就当是无聊民代的蹭声量,但潘文忠跟着瞎起哄就教人不得不摇头了!面对疫情及少子化浪潮,教育部该忙、该改革的事务不胜枚举,绝不会是《外婆的澎湖湾》要改唱成《阿嬷的澎湖湾》,偏偏潘文忠只在意更名外公外婆,真不知教育部在瞎忙什么?

#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