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车队 (Freedom Convoy 2022) 是由一群往来美国、加拿大的卡车司机成立,为的是抗议加拿大政府于2022年1月15日所颁布的新规定。该规定宣布,所有透过陆路进入加拿大的卡车司机,皆须完成接种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否则须进行为期两周的隔离。在新政策颁布之前,卡车司机跨越边境可豁免隔离的限制。消息一出,反对该规定的卡车司机便于GoFundMe、GiveSendGo等平台上募资,于1月底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 (Ottawa) 集合,復于国会山庄 (Parliament Hill) 集会,高喊「自由 (Freedom) 」口号,高举加拿大国旗,并长按汽车喇叭发出巨大声响,以表示对政府疫苗政策的不满,并宣称此政策綑绑了人民的自由,人民没有理由要接受这种限制。

抗议活动持续至今,从首都渥太华蔓延至多伦多、魁北克、温莎等城市,甚至占领了许多与美国接壤的重要道路。以美加边境的大使桥(Ambassador Bridge)为例,大使桥为连接加拿大温莎市与美国底特律的重要桥梁。根据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管理局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FHWA) 以及贸易数据谘询公司WorldCity的统计,大使桥是北美最繁忙的国际陆路过境点,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车辆、旅客通行两地。去年 (2021年)通过此座桥至加拿大的卡车达到1,398,000辆,创下1,370亿美元的贸易额,大使桥的影响可谓牵一髮而动全身。

自由车队阻止大桥的物流并且堵塞大桥,大幅地增加运输成本,原本热闹的大使桥瞬间变得阒无一人,许多位于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例如福特、丰田汽车等营运,都因为无法收到来自加拿大的零件而被迫暂时停工。再者,除了汽车业,许多制造业、商品来往等也都依赖大使桥,因而引发了一连串经济问题。因此,加拿大法院于上周五(11日)下令禁止大使桥的抗议行为,但由于许多示威者不愿轻易离开,警方直至周日(13日)便驱赶所有抗议民眾,大使桥方恢復营运。从此次大使桥抗议事件中,笔者认为有两点值得探讨,其一为抗议群眾的正当性,其二为加拿大政府政策的反思。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 (Justin Pierre James Trudeau) 于Twitter、 Instagram等社群媒体上指出,加拿大人皆有以抗议表示对政府不满之权利,但并没有封锁加拿大人经济、民主、日常生活的权利。这点笔者认同,加拿大是疫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5个加拿大人中就有4个达到完整的疫苗接种,完成疫苗接种的卡车司机比率也高达85%,故最新的疫苗政策只会影响少数人。再者,根据加国最大的市场研究和分析公司Leger的调查显示,有62%的加拿大人反对自由车队,更有65%的加拿大人认为自由车队仅代表了自私的少数族群。自由车队的抗议活动不仅影响了美、加两国的经贸活动,也影响了当地居民与学生。坐落于大使桥旁的温莎大学,许多设施被迫提早关闭或停用,更有许多学生因为抗议车潮而无法准时到教室上课,影响了学生们的受教权。这已不是单纯的抗议 (protest),而是霸占 (occupy)。

而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此次事件,兴许是一个让加拿大政府重新审视疫苗政策的机会。以安大略省为例,加拿大政府于周一(14日)宣布自2月17日起将放宽该省的集会限制,且自3月1日起不再要求人们进入任何室内空间前,要出示疫苗接种证明。在此之前,民眾进出公共场所皆需要出示疫苗接种证明,这规定看似合理,但就如前面所提其,加国拥有高疫苗覆盖率,且该国疫情在已开发国家中相对稳定,这项规定着实为民眾带来诸多不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自由车队的抗议行动未必不好,虽然政府声称解禁不是因为安大略省的抗议群眾,而是因为逐渐下降的病例数创造出了安全条件,但同时也得以让政府正视此抗议的严重性,并且检视该国防疫政策。然而,用适当的方法表达民意才符合正当性,否则少数不愿接种疫苗的抗议人潮,不但影响了加拿大人民的生活,也使此波抗议热潮蔓延至全球各地,更动摇了加拿大的国际声誉,何尝不是得不偿失呢?(作者为大九学堂二期学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抗议 #车队 #大使 #加拿大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