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乌克兰国民兵进行战斗部署。(图/路透)
图为乌克兰国民兵进行战斗部署。(图/路透)

俄罗斯总统普丁不顾德国及法国的劝阻,更无惧美国制裁的威胁,于21日签署文件,承认乌克兰东部顿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宣布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派俄军进入两地执行维和任务。24日更下令对乌克兰进行「特种军事作战」,并称目标是让乌克兰「非军事化」。

美国、英国及欧盟因此纷纷祭出制裁措施。美国总统拜登继第一波制裁后,24日更宣布第二波制裁措施,包括美国将制裁更多俄罗斯大型银行,冻结他们所有在美资产;制裁俄罗斯重要人士及其家属;切断俄罗斯进口高科技商品和技术。我外交部25日也发布新闻稿,「严厉谴责」俄罗斯违反《联合国宪章》发动战争。为敦促俄方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侵略,以及儘速恢復各方的和平对话,政府宣布将参与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局势发展至今,美欧国家包括台湾祭出的制裁,能否发生作用迫使俄国退兵?俄军会不会攻陷乌克兰首都?普丁真正的目标为何?下一步棋会如何走?都是眾人关切的焦点。

首先,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是美国惯用的手法。虽然被制裁的国家往往因此陷入困境,但是从来没有被制裁的国家立刻屈服,或者政权瓦解。古巴、伊朗、北韩、叙利亚等小国遭到制裁都能幸存,更遑论强大的俄罗斯。

普丁在北京参加冬奥时,与中国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又发表《联合公报》,共同对抗美国。有了中共的协助,普丁有恃无恐。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发展下,世界经济已经结成错综复杂的混和体。经济制裁一旦使被制裁国家经济崩溃,也必然会反噬到全球经济。美国投鼠忌器,不敢对俄国实施致命的制裁。 美国制裁俄罗斯其实另有目的。一方面藉以压制普丁的气焰,同时显示美国还是全球独霸。另一方面,是杀鸡儆猴,警告中共不要对台动武。

其次,普丁执政超过21年,身经百战,老谋深算。在这次乌克兰事件中,处处把握先机,牢牢地掌握主动权,口头上一再否认将入侵乌克兰,却不断集结重兵,令外界莫测高深。如今断然出兵,必然是经过精算,完全按照其心中的剧本发展。

普丁早就声明,俄国想要的是北约停止东扩,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北约撤除欧东的导弹系统。但遭到美国断然拒绝,因此採取强硬措施,逼迫美国及北约就范。

事实上,普丁本无意併吞乌克兰。克里米亚及乌东亲俄地区是例外。看看白俄罗斯及芬兰的现况,就可洞悉普丁真正的目标。英国早先预判,普丁想要确保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不能从北约下手,必须从乌克兰内部着手。因此,推翻乌克兰亲美政权,扶持另一个亲俄政权,根本放弃加入北约的意图,或许才是普丁的最终目标。

乌克兰遭到俄军入侵,固然值得同情。但是乌克兰在美俄两强之间没有掌握应有的分寸,也不无可议之处。我外交部发布声明,对俄国动武表示遗憾,支持各方在国际法架构下,透过和平、理性的对话与协商解决歧见,都是应有的作为。但是「严厉谴责」俄罗斯,并对俄国进行制裁,就有待商榷。

在外交实务上,不认同他国行为时,通常的措辞用语是「不予认同」、「表示遗憾」或「深表遗憾」,甚少用「谴责」一词,更遑论「严厉谴责」。

至于台湾宣布将制裁俄国,更是有欠妥适。一方面,台湾与俄罗斯经贸往来并不密切,据财政部公开资料,台湾近5年输出俄罗斯的电子零组件每年约3000万美元,资通与视听产品每年约3至4亿美元;与整个类别全年出口相比,都占不到1%。而台湾半导体最主要出口国家还是以美国、中国大陆、欧洲、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为主,出口俄罗斯的部分微乎其微。既然俄国对台湾的依存度甚低,台湾实施制裁并不会对俄国产生重大的实质影响,反而破坏台俄之间原本相安无事的氛围。

另一方面,台湾与乌克兰相去千里,既没有外交关系,也没有相互设立代表处。相反地,台湾与俄罗斯相互设处多年,一直设法强化双边关系。如今蔡政府加入制裁行列,不但会有损台俄关系,并且将使我驻俄罗斯代表处陷于极为尷尬的处境。

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表示,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台湾愿意参与各项有助于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但是和平解决争端并不是靠制裁就能实现。美欧对俄罗斯制裁,也不会发生重大的实际作用。

既然台湾对俄国的「严厉谴责」与经济制裁都不能使俄国退兵,外交部发表一篇呼吁各方和平协商的声明也就足够了。蔡政府附和美欧採取强硬措施,如果不是迫于美国的压力,就是藉机自我膨胀蹭热度了。(作者为退休大使)

#乌克兰 #俄罗斯 #普丁 #美国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