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争议之中取得执照的「镜电视」,还没正式上架让观眾看见他们想要成为「民间版公视」的实际成果,近日却又再因董事会的政变风暴引起外界关注。新闻媒体本身变成新闻焦点、一年之内连换3名董事长与高层,背后到底出什么问题?

2019年镜电视提出经营申请时,NCC就已经开出条件,要求「镜电视」与「镜周刊集团」必须各自独立营运。NCC并且要求镜周刊的董事长裴伟必须辞去镜电视董事长,不得参与镜电视相关的营运。然而镜电视与镜周刊的人事大规模重迭、裴伟及裴伟的外部公司与镜电视之间的帐务和雇佣关系却始终说不清楚,因此今年初在NCC的审议会议上,有媒体专业的两位委员才会特别在意见书上表示「该频道之实质控制人隐晦不明,公司治理有潜在风险」,反对镜电视的申设案通过。

然而镜电视还是在NCC主委陈耀祥的强力护航之下,以多数非媒体专业委员4:3的票数取得执照。如此草率蛮横的决定,也让人不禁质疑NCC的公正性和评断标准在哪里?凭什么中天被关台以后,至今几次的申请復播都被挡回,但镜电视却能在财务与公司架构都不明朗的情况下顺利通过申设?是不是只要能被政府把持掌控的媒体就能获颁执照,而无法收买的媒体就绝对不给上架?

因为摊开镜电视去年提出的营运企划书,镜电视明白表示未来收入的3成打算仰赖政府标案。当时就已经有人提出质疑,认为镜电视自诩要成为客观独立的媒体,但如果收了政府的钱,还有办法对政府客观中立报导吗?会不会又因此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更有人以此推论,NCC这么急着让镜电视通过审核,就是因为有政府高层在背后指示。毕竟从这次镜电视董事会的政变风暴来看,无论是发动政变还是后来上任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长期与绿营交好的人物。从NCC到突袭撤换董事长,不过是政府与镜电视当中的亲绿派系里应外合演出的一场大戏,目的或许只是为了让镜电视成为更贴近执政党意、能为政府所用的媒体。

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受访时就表示,他觉得总统蔡英文很厉害,知道控制社会主流、思想,民进党控制媒体实在太可怕。以前还有绿媒、蓝媒,现在从49台到56台统统都是绿媒,大家都是一言堂。犹记得当年民进党还是在野党的时候,曾经大张旗鼓地要求国家势力退出媒体,还台湾一个独立自主的媒体环境。然而综观蔡政府上任以后的这几年,无论是台面上靠着NCC整肃反对媒体、扶持成立亲绿媒体,或是台面下靠着1450在网路带风向、打压不同意见,台湾的媒体环境不但没有因此变得更加独立公正、多元自由,反而受到更多政治力的干预。(作者为口译工作者)

#镜电视 #媒体 #NCC #董事长 #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