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会法》开宗明义指出:「农会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但现在,农委会提出修法,称为强化中华民国农会专业效能,将增列「中央主管机关指派专业理事」,这符合保障农民权益的宗旨吗?所谓的专业理事究竟是「专业任命」?还是「政治任命」?
农会并不是公法人,蔡政府凭什么指派理事?蔡政府为了权力,什么都敢做,那何不修法去指派专业理事到鸿海算了。这不是民主威权?什么才是民主威权?
首先,依法,中华民国农会虽负担政府的政策,但却是财务自主,属于人民的财产,而且近年该农会的净值均为正值,资产也逾100亿元,农民保险保障健全,有改革的必要吗?还是政府想「以改革之名,行掠夺之实」?
再者,何谓「专业理事」?农委会现在是在质疑「中华民国农会」这个全国性农会的理事们都不专业吗?试问:专业的衡量标准为何?现在该农会的理事长、理事们多是由基层的总干事做起,他们是最了解农民的代表。而蔡政府的官员连台湾加入CPTPP对国内农民有多大的衝击都说不清楚,甚至也不愿与农民沟通,能指望未来指派的专业理事能够照顾农民的权益吗?
说白了,农委会的《农会法》修法版本就是「政治任命」。也就是说,将来全国农会就是民进党的政治工具,所谓的专业理事就是民进党未来在农会的政治特工,是可以落实执政民进党、蔡政府政治目标的人头。
中华民国农会在落实政治任命之后,将不再是农民的全国农会,而是「一党」的农会,在全国农会「被改革」之后,接着会不会轮到就是各级农会了?农委会对农会伸出黑手后的结果?不只全台农民,全国民眾也都在看!(作者为资深政治幕僚)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