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上南投县竹山镇发生芮氏规模5.1地震,从前震、主震加上余震,总共连7震,未来5到7天还要留意出现规模3至4级的余震发生,地震一直是台湾安全的一大威胁,加上台湾地狭人稠,地理位置处在西太平洋颱风必经路径,也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交错位置,除令人闻之色变的大地震外,长期饱受颱风、豪雨、坡地崩塌、土石流等威胁。
自然灾害之外,人为灾害更是频传,3月以来从303大停电,到近来国境之门的桃园发生几起大型仓储及物流中心的火灾、台中旧饭店改装的分租套房被纵火、嘉市玉山旅社失火等一连串的火警,暴露出台湾灾害管理需要再检讨。
从去年高雄市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惨剧,对于老旧公寓大厦的改建、住户成立管理委员会等至今仍然牛步化,以致再发生逃生无门的台中火灾6死悲剧,而这是不分蓝绿执政的县市政府都缺乏魄力解决的难题。
我国行政区划在政党自利的考量下,目前六都就占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大台北地区就住了近700万人,然而台湾都会区潜藏更大的风险是都市更新脚步缓慢、建筑法规跟不上时代需求。都会区房屋密集下,屡见建筑基地不足的「纸片屋」出现,防震、安全都有疑虑,这也难怪世界银行公布各国天然与人为灾害风险的调查报告,台湾都列为最高风险的国家。
目前最受关注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对台湾最大的借镜是台湾建筑有没有足够的「防空袭」安全空间,台湾不像乌克兰有广大的领土,一旦战争,以目前都市人口聚集的程度,死伤必然更甚于乌克兰,政府在规划防灾时,亟需强化应变战时的规划。
灾害管理与防救已经是一个全球化议题,联合国已将「灾害」视为公共行政需要管理的对象,灾害从减灾规划、灾前整备、灾害应变到灾后復原重建,四大阶段间首尾相连、互相配合,我国在1999年921大地震后,2000年公布灾害防救法,惟「徒法不足以自行」,台湾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有国土安全与防灾管理思维,及早预警,灾难发生时才能做好人员疏散,将伤害降到最低。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