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抛出两岸应「互相承认主权」的说法,引来外界热议,邱太三表示,如果维护中华民国主权不算台独的话,是跟大陆谈判时一个比较好的基本条件,更在立院答询时抛出两岸应「互相承认主权」的说法。此种说法,无疑是两国论,大陆当局当然不会接受,因此仍陷于两岸各说各话缺乏对话交集,至于台湾内部的共识就无所谓了。

国民党对此表示,关于国家领土主权涵盖的范围、两岸的现状,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中华民国宪法及增修条文早有明定,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来规范两岸事务。国民党更指出,民进党作为中华民国的执政党,陆委会作为两岸政策的主管单位,自然有维护宪政秩序稳定的责任和依宪施政的义务。邱太三的主张,事实上已经违宪违法,同时也衝击两岸的政治默契和沟通基础,反而让恢復交流协商变得更加困难。

前总统马英九表示,这一步是不对的。邱太三知道他过去主张,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这是有互动的空间。如果要相互承认主权,大陆不可能承认台湾有主权,那怎么办呢?卡在这个地方,到时候就会出现许多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对此表示,民进党执政以来两岸交恶、没有互信,如今还想谈承认主权,简直是大言不惭,一来违宪,二来北京也不会接受,他建议先从两岸建立互信开始,可以先从尊重主权开始,两岸恢復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民进党的两岸论述一直以来都是两国论的框架,无论是民进党典型的一中一台,还是修正后的两个中国(中华民国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离不开大陆是大陆、台湾是台湾的心态,民进党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两岸一中,也不接受一中各表,也不论中华民族,而是提出建设性模糊之两岸关系打擦边球,在文字上绕来绕去,这都是一种谈判的策略,而非永久性找寻解决两岸争议的答案,它是消极性,也是防卫性。

对此,首先,互相承认主权的两国论恐有违宪之嫌,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及增修条文的固有疆域,都是一中宪法框架;而民进党认知的主权与治权皆是台澎金马,既无主权相互涵盖之创造性模糊,民进党摆明愿意和中国大陆维持邻居关系,但不要有任何瓜葛牵扯。民进党既然主张两岸相互承认主权,就无法迴避一个中国内涵,而非提出两国论。

其次,两岸原本就有中华民国宪法及增修条文及《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和其施行细则规范,只要回到既有宪制规范,自然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与麻烦。

再者,两岸倘若互相承认,两岸便成为一国,那么为了两岸特殊关系而设立的陆委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此时此刻更是不可能的事。更重要的是,如果民共之间没有互信基础,那么一切的设想都是枉然的。

总之,蔡政府提出「互相承认主权」的关键点不在台湾内部,而是大陆当局。蔡政府若真的要解决两岸争议应当设想出两岸的「替代共识」,或是「九二共识+」或是「中华民族+」,包含两岸一中的内涵、这些才是积极的、具有谈判与建设性价值。

此外,两岸关系不是说承认或不承认主权,最重要还是蔡政府的态度与具体所为,民进党只要不断操弄仇中保台,以此获取选票利益,两岸关系就很难有和平的曙光。蔡政府只须回归既有的两岸九二共识对话基础,求同存异,设法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不要刻意政治炒作,那么两岸关系才有回春的一天。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主权 #两岸 #承认 #民进党 #邱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