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战略、豪猪战略、毒蛙战略」,这些名词在台湾并不陌生,也是美国为台湾量身订做的战略设想。这些观念有的确实曾「透过国防研究单位讨论,尤其是刺猬战略」,并未见到实体的战场建设与战争的考验,如今机会来了,「乌俄战争」中的乌克兰,依托城市形成防御态势的刺猬战略,成为了实战典范。
乌克兰模式的刺猬战略
俄乌之间的军事能力相距甚远,如何能打赢这场战争,乌军必须「避其锋、折其短」,美国深知俄罗斯擅长「火力─空优─机动」要素组合,且适合平原野战或开阔地区作战的大纵深行动,除此之外,美国在战前亦针对绍伊古所设计的营作战集群进行优劣研究,为此,美国为乌厘订一套作战方式,「抛弃野战,转向城战」,并于2016年在乌东地区进行战争准备,至今也有6年之久。
美国为乌克兰所设计的依托城市防御,证实了俄罗斯其远程火力、运动速度、空中优势、突击能力受到了局限,乌克兰还可以运用战争缓进空隙,一方面通过讯息,求取外援,以拖待变;另一方面通过加速消耗积累,促使俄罗斯国力衰退,无力持久战事知难而退,这就是乌克兰模式的刺猬战略。
美国为乌克兰设计的刺猬战略,确实起到迟滞俄军作战进程。俄罗斯为顾及东乌大量俄裔的生命财产及未来治理需要,限制了暴力破坏量能,且俄军资讯系统建构不完整,智能化武器阙如,战场情报落后美国C4ISR体系,让城市巷战与城市游击战走入了传统城镇作战模式。虽然如此,俄军仍依据计画持续推进,以追求军政目标的完成。
从乌克兰战争态势演变来看,俄军一开战,便拔掉了乌军的海、空军与防空能力,乌军丧失了制空、制海权;陆路上,俄军的重心,置于卢甘斯克、顿内茨克由东向西推进,基辅、切尔尼戈夫、赫尔松地区,具有迫谈与牵制北部军区、南部军区部队向南、东增援,以及伺机扩大战果作用;马立波方向则直捣亚速营去纳粹化,及除去东部军区南向兵力的一部,完成之后,并待北上合围顿内茨克乌军的主力部队。
俄罗斯整体作战行动是清晰的,战事依计画推进当中。俄乌交战在战术过程有进有退,但都没有决定性,只能构成「激励或唱衰」士气的宣传作用罢了!但俄在作战速度上,受制于城市巷战与游击战影响,依据科技战争的条件,显得有些滞后则是不争的事实。3月30日俄乌第五轮谈判后,俄罗斯调整作战部署,目标瞄准顿巴斯乌军主力部队,马立波城市战,在乌军三架次米八直升机救援指挥官任务失败,昭示着该地的城市战将告一段落,兵力将向顿巴斯或基辅方向推进,乌东合围作战已经启动。
消耗性积累─非军事战争行为
至于配合刺猬作战的消耗性积累,也就是非军事战争行动,美国及其联盟,施作了五个类型,舆论攻势、网路攻击、贸易剔除、金融制裁、能源禁售,除了网路入侵、舆论攻势外,其余三个实体类型,依据目前西方总体力量表现,无法达到「集中与一致」性,尤其美国在动用联盟力量、进行货币禁用、贸易割裂、能源禁制,施作者自身也有被反蚀现象,这也是经济规律的正常反应。
由俄乌实战观察,刺猬战略是由两种形式组成,一是透过军事战争行动,以优势防御机制,削弱敌方作战优势能力,争取时间、争取外援,以拖待变;二是透过非军事战争行动,打击攻势者的国力,削弱其能量,以达战事难以支撑与持续的目的。
台湾模式的刺猬战略
台湾接受到美国刺猬战略的指导,更早于乌克兰,2008年马英九执政,美国海军战略研究所学者威廉莫瑞(William S.Murray)向台湾提出了刺猬战略的论文,2020年美国智库学者罗伯特沃克(Robert O.Work)再次向台湾提及刺猬战略。
美国为台湾设计的模式与乌克兰「防御」导向设计是相通的,「台湾在防御上,不争制空、制海权,强调以小搏大,加大解放军入侵损失风险,降低美国介入导致战争升级。」依据美国提供的台湾模式的刺猬战略,「美军不介入,重心置于陆战形式」,此内含与乌克兰的战争实践是吻合的。
若以线性思维分析,依据军事地理的推演,陆战的军事行动部分,可以区分「防空、滩头、城市、山地」作战,城市作战成为战争决定的主要形态。同样是城市作战,但未来的模式,不可能是俄乌战争的翻版。
在东方─2018年中俄联合军演,俄罗斯动员了大部分战区参演,解放军也派出一个旅级单位演示,并且向俄军展现资讯化部队的操作与能力,俄罗斯虽然羡慕却也无可奈何!实在是碍于经费短缺,无法进行成建制、成体系的全面改革,勉强成立营作战集群,却仍形成今天城市作战的窘境。
之所以提到前述这个故事,主要是反映一个事情,解放军的打法,将是以科技为基础的城市战,多样性的无人空、地装备,以及光电武器的运用,将成为巷战、游击战的技术力量,未来城市作战的节奏应会加快,这是俄乌城镇战所没有的场景。
至于美国为首的联盟,构建非军事战争行动,是否还能重操对应俄罗斯的手段一般?只要考虑当前中美之间的紧密联繫,若在开战之前,美国没有完成与中国的脱鉤,想用同样手段制裁中国,恐怕自身付出的代价也不会比中国少多少。
基于科技的城市作战,那台湾的刺猬战略,根本上便不同于乌克兰的模式,就该有相对性的科技手段对应,所以美国指导台湾的作法,除了不对称分散式部署、以及后备动员的充实,还应该提供先进的科技武器,以对应未来科技城市战所需。
研究乌俄战争原因以避战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看法,对于俄乌战争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俄美战争的研究,解放军与国军都在观察分析,同样是刺猬战略的防御态势,台湾模式与乌克兰模式,将是传统型与科技型的差别。在未来台海无法维繫和平的情况下,台海作战又将是「美中战争」的另一场争斗,只是很不幸的,战场却在台湾本岛。
战争真的那么宿命,降临在台湾岛上吗?这也不尽然,国军研究战争,是职责所在,政客则要研究战争的政治因素,如何才能避免台湾沦为战场,或许乌克兰战前的政治发展值得研究与省思。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秘书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