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政府汲汲营营于从事认知作战,精于操控媒体带风向,却动辄指控大陆对台进行认知作战,称其威力「无孔不入」,还有「在地协力者」配合,政府为了强化防护网,必须透过修订法律途径反制。至于自己大搞特搞认知作战,却死不承认,手指指着别人责骂,却从不指向自己,装得一副无辜状。

四不一无意 谁的认知战

民进党把「认知作战」挂在嘴上,实际上也积极在身体力行,一方面把洗人民的脑当成一场作战,有组织、有策略、有计画地推动,作战目标是让民眾对政府和执政党完全认同与顺从,同时憎恶在野党、仇视中共,为了达成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封杀异议的媒体、施惠配合的媒体。动用国家资源制作哏图、豢养网军、散布虚假讯息等,这些认知作战的手段,无一不为,因而激起网民反感,认为这种做法跟中共无异,甚至戏称民进党为「绿共」。民进党这样做,也摧毁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就算中共真正对台湾认知作战,民眾也不会相信民进党说的话。

民进党对内搞认知战只做不说,对敌对阵营则尽量放大,把认知作战搞到暗无天日。最近的一个事例是中美领导人视讯通话,新华社称,美国总统拜登重申「四不一无意」,国安局长陈明通在立院备询时表示,这是中共的认知作战,「美方给我们的清楚讯息没有这个东西。」但中国敢编造拜登总统的对话内容,把他没讲的话塞进他嘴中吗?美方难道不会强烈抗议与澄清?难道在这个重大议题上,美国将发言权交给中共的通讯社?说「四不一无意」是中共搞认知作战,不如说是自己在搞认知作战吧,目的是给民眾洗脑,要大家相信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坚若磐石」,没有中共说的那回事,要民眾不要採信,相信政府、相信美国就好。

古今中外的政府无不致力于认知作战,尤其在军事作战期间,以期发挥「锐实力」强化硬实力的效能。这次乌克兰战争,两造都致力于认知作战,塑造国际舆论,提振内部的士气与支持。北约以「资讯作战」称之,台湾叫做「认知作战」,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也有「全胜」思想,几乎是同一回事,都是将平常时期的宣传战加大力度进行。

内部认知战 违政治伦理

在战争期间,认知作战是一种军事行动,手段多元,具有跨领域特性;善战者多能在各个战略层次上施展,且能面对不同对象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却又环环相扣,极致目标是撬动目标国家军民心理的杠杆。大陆有军事专家将认知作战视为「制脑权」的争夺战,颇能道出其以「控脑」为作战目标的本意。

认知作战在对敌斗争中有其必要,但如果把这套战争手段运用在内部政治竞争上,就有违政治伦理了。在认知作战上,我们必须认同防人与制人之心不可无,但也应该奉守愚民与欺民之心不可有的原则,不能把宣传子弹打在自家人民的脑袋中。

人民有认知的自由,民主体制下的政府与政党,为形成社会共识,有说服选民支持的责任与义务,但不能侵犯人民的认知自由,有其不可踰越的红线。首先不得提供虚假讯息。其次,不可挪用国家资源。三,不可豢养网军。当然,传播体系的形成必须尊重商业机制,不可用政治力扭曲其结构。不幸的是,这些基本原则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后都被扔进垃圾桶。

民主政治是以人民为权力归属的决定主体,人民必须对国政与公共事务有清明的认识,对各种观点与评价有全面而平衡的理解,才能耳聪目明地行使参政权。如果执政党利用执政便利,掌控国家资源为己所用,并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认知作战,把人民当作政治宣传的客体,掌控传播系统,散布虚假讯息去「控脑」,则是对民主制度的冒犯与糟蹋,终将被人民看穿、厌恶而抛弃。

#认知作战 #作战 #中共 #民进党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