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问题能否和平解决?兹就国、共、美三方面意见作一比较。
共方意见,据周恩来4月22日对马歇尔说:
我(周)的企图是使东北成为一个国共合作的地区,并经过国共的合作,以促成美苏关系的和谐。这样使苏联不致疑惧,认为东北是一个反苏的地区。同时也使得美国能如在全中国一样地自由来往,与中国人民合作。东北的问题很复杂,但始终是愿见美国的朋友和执行小组到东北去。
根据马氏之了解,中共在东北之政治军事及宣传机构,已在长春设立,并为东北九省中之八省选举主席。且确切声明,在谈判后决定东北将来之政治解决办法中,已经选出而在其监督下之地方政府,应继续有效。鉴于中共在长春以北之东北各地,已建立其控制权,所以马氏认为中共之要求,必甚苛刻。
因此,周氏所谓要使东北成为国共合作的地区,以促成美苏和解,显为取悦马氏也。
马歇尔在与多方接触后,曾就军事、政治之各种考虑,于5月10日向蒋提出如下之建议:
政府在军事上有确切而严重的缺点,共军则占战略上之军事优点,且中国人民渴望和平,而世界各国人士亦均渴望和平。……余(马)认为倘有必要时,採取利用在长春设调处执行部之妥协,不仅派一小组;正足以昭告世界:阁下(蒋)正在尽一切努力以增进和平。……即使引起苏联政府之反感,或坚持参加,亦不能顾虑矣。最后,余谨提供此一意见,即某种之妥协,必须获得,且应迅速获得;否则,中国无论在军事上、财政上、及经济上,将陷于混乱之状况。
在此之前,民盟人士亦有类似的提议,主张中共军队退出长春,国民党只派行政人员和平接收长春,不得派军队进入。周恩来表示可以考虑,将请示延安做最后决定。马歇尔表示接受。
蒋介石的考虑,认为「共党为俄国作伥,必将听从俄国之指使,因其有俄国之背景,故东北问题较华北问题更难解决。……以共党过去在华北之行动为例,则在东北更难望其信守诺言。」因对马歇尔说:
今后共党在东北已与俄国联成一气,对美国既无所顾忌,亦无所企求。若美国不改变以往之消极政策,而以实力积极支助我政府,则必不能贯彻其协助我中央收復东北主权与和平统一之政策,而美国在东亚之声望,亦将丧失殆尽,无法挽回。
马歇尔主导的助蒋「先图关外」,是要接收东北九省的主权。如今既受阻碍,因而提出设立长春调处执行部的意见,实即中立长春,以此为界,画分南、北势力范围,国南北共。这是对1月间的停战协议,作了一大退让。蒋氏对此,显然未能同意。其在5月15日自记道:
此时与俄再作最后之折衝,已无必要,因俄国已公开支助中共军队占据长春,阻挠我接收东北,其狰狞面目已完全揭露也。
【未完待续,蒋世安专栏每周四刊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