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眾议院议长裴洛西原订于10日到访台北,结果引发中国大陆外长王毅高调反击,以「公然践踏一中红线」相诘,并谓此为对中国主权的恶意挑衅;随后裴洛西以确诊新冠为由延缓亚洲行程。其实,早在25年前,柯林顿总统时代的眾院议长金瑞契就曾访台,还面见李登辉总统。同样是眾院议长访台,上次北京却未曾如此动怒;若把这25年前后的美国相关政策背景做一比较,是很有意义的事,也可了解王毅为何发怒。
金瑞契毫无疑问是支持台湾的,更是支持台海的和平稳定;这从他在眾院议长任内与其后的发言中可以清楚看出。但他和他的时代所支持的台湾与台海的和平稳定,是一个完整中华民国宪法概念下的台湾;这与现下一般所隐含台独概念下的「台湾」概念大相径庭。
金瑞契和他那重量级的代表团,在1997年只有3小时的旋风式访台行程中,所释出的讯息非常清楚;首先,他一下飞机就申明,美方是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在随后的公开演讲中他还表示,「在我们访问东京之前,我们花了3天的时间在中国。在那段期间,我们重申了与『一个中国政策』一致,对于和平、自愿的统一的承诺」。
很可惜,在当时李登辉的操弄下,台北把金瑞契来访一事炒作成华府对台北的「纯支持」,这还使得当时美国在台协会的新闻官史淑媛女士颇有微辞。
当时,柯林顿政府在1996年3月台海危机之时与之后,曾与中共就两岸议题进行了几次影响深远的对话;随之美国在两岸政策上出现了重大变革,不再试探中共所可以忍受的「一中政策」的极限;转而开始在「一个中国」架构内处理两岸议题的尝试。当时的亚太助卿陆士达甚至在1998年于国会作证时表示,两岸的「和平解决就是和平统一」。当时,美国的中国政策是把两岸的定位视为「仍未结束的内战」;而美国的承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中国架构下,「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岸争端」;当然,美国在这个架构中的政策是「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一中一台」的「三不」。
金瑞契是在这样的架构中支持台湾,也就是支持在这样的架构下的两岸和平稳定,并反对中共对台动武。这几乎是回到更早期的雷根时代那种要「培养一个两岸接触的环境」(foster an environment)以促进最终统一的政策中了。
25年后,美国再度出现一个号称非常支持台湾的眾院女议长,但这种所谓的支持和美国的相关政策背景,却与金瑞契时代南辕北辙。
首先,这种支持是否仍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的精神?裴洛西所支持的台湾,是在一个中国架构下的台湾?抑或是跳出了一中架构之外的台湾?这种支持是否会沦为口号,而把台湾推出去作为美国对抗中共的筹码,乃至炮灰?以美国当前内部的政治乱象与政策的不稳定而言,这种支持又能有效多久?(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